孤独感的界定 1000 个人眼里就有 1000 个哈姆雷特,同样的,不同的学者也会对孤独感有不同的概念界定。 Weiss(1973)认为,孤独感的产生是由于个体感觉到缺乏令人满意的人际关系时,自己对交往的渴望与实际的交往水平产生差距时的一种主观心理感受或体验。1 Perlma&Peplau(1981)认为,孤独感是指个体有了不快乐的体验,包括社会关系在数量上的不足和质量上的低下。2笔者认为,孤独感是人类社会的一种心理现象,它的产生、发展与个体的人格因素、认知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也和个体所处的社交环境以及个体的社会关系状况有关。笔者认为当与同伴或家长老师相处的过程中,产生不满意或者不愉快的情绪体验,那么他们就会产生孤独感。 孤独感影响因素研究 国外有些教育学者已经对孤独感进行了阐述,比如,孤独感研究的创始人是 Weiss,他在 1973年发表《孤独,一种情绪及社会性孤立体验》一文,开创了孤独感研究的先河。Peplau 和他的学生在这基础之上就编制了广为采纳的 UCLA 孤独量表,而且对孤独感进行了相关理论上的析因分析。在我国,也有一些教育学心理学的学者对孤独感进行了相关研究。影响孤独感的因素多种多样,既有个体自身的因素,又有来自家庭环境的因素和社会环境的因素。目前国内外的学者从以下几方面探讨了孤独感的影响因素: 1.年级、性别方面:王三蕊的《留守儿童的孤独感与人格特征、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一文中提及留守儿童的孤独感在性别、年级不存在显著差异。3而吴明珍在《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的特点及与同伴关系、家庭功能的关系》一文中结果显示孤独感在不同年级存在显著差异 2.监护状况方面:赵莲等人的《不同监护状况留守儿童的孤独感研究》中结果表明:监护人不同,孤独感差异不显著(F=0.66,P=0.65)。 4 3.同伴交往方面:杨雪梅研究发现了师生关系的亲密性以及同伴间相互评价都与小学生的孤独感呈现显著相关5。俞国良等人的研究发现了,儿童的同伴关系与儿童的孤独感存在着密切关系,进一步发现同伴接受性与孤独感也有显著的负相关6。 4.留守情况方面(父母是否均外出打工):谢华在《农村留守中学生孤独感状况及其家庭影响因素研究》一文中指出,父母是否均外出打工、外出时间长短是影响农村留守中学生孤独感水平的重要因素。7 5.学习成绩方面:王良锋等人对高年级留守儿童进行调查,结果发现留守儿童的孤独感水平与老师的教学方式以及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有关。8 通过前人的研究我们不难看出,孤独感的造成因素是多种多样的,研究指出孤独感产生的原因主要是个体家庭的基本情况以及在和同伴和教师交往过程中,是否感到满意也就是是否得到的正面价值,以及同伴间的接纳水平的高低。也会是由于监护人在某方面对孩子造成的心理上影响,也会是由于学校老师的不作为(不关注、不关心)导致孩子形成孤独感,不管是何种因素,都需要我们去研究探讨,得出一个具有科学性的结果。 在媒体的报道下,我们也逐渐地将留守儿童归为缺少父母关爱和保护的群体。作为教师我们要考虑到儿童的心理活动,弥补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缺失,学校也要做好有针对性的教育管理工作,加强留守儿童的心理教育。 通过以上综述笔者发现孤独感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交不良情绪,早已受到心理学家和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很多的研究者借鉴了国外的相关研究,并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做了大量的实证研究。但这还只是杯水车薪,因为孤独感是一种主观体验,受到了各种因素的相互影响。因此,我认为对于留守儿童的孤独感研究还任重而道远,作为教师,我们要深入了解儿童的内心,缓解他们的孤独感,并在学校积极地开展各种心理健康教育。 样本的选取:本研究选取的是毕业实习所在小学的小学生。采取的研究方法是问卷调查法。设计学生基本情况问卷和采用陈会昌编制的孤独感问卷发给留守儿童。请每个年级一个班的留守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兼顾了小学全年级的留守儿童。 笔者通过对收集到的小学生的基本资料进行分析,认为样本的分布是比较均衡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