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三亿论文网 > 免费资料 > 参考文献 > > | 实习报告 | 开题报告 | 写作技巧 | 任务书 | 谢词致谢 | 答辩资料 | 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免费论文

留日学生促进师范教育的逐步建立和发展

更新时间:2018-12-14来源:www.eeelw.com 责任编辑:三亿论文网

 当时的留日学生不断归国后,面临着不同的发展道路和抉择。在清政府的鼓励和社会思潮的影响下,有相当大的一部分留日学生选择从事师范教育。而这批选择从事师范教育的留日学生,对近代师范教育的发展做了极大的贡献。

1、留日学生投身学部和师范院校

首先,部分留日学生在清廷学部任职部分还成为享誉人心的教育家。在“1905年,清仿日文部设学部,成立之后,有不少留学生在清政府的学部任职,而留日师范生居多,如范源濂,陈宝泉等。另外留日师范学生中如经亨颐、陈宝泉、姚宏业、贾丰臻、侯鸿鉴等,别先后出任北京高师、北京女子高师和浙江两级师范学堂的校长职务,成为当时教育界的优秀人物。另外,杨昌济,李建勋、林砺儒等人执教于草创伊始的中、高等师范院校,并成为人口赞誉的教育家。其次,担任国内师范院校的骨干教师:清末师范教育发轫时期,很多留日学生归国后在中、高等师范学堂充任教员,下面是当时主要的几个高等学堂中留日学生清末时期担任的职位和人数。分别是:“两江师范学堂(留学日本的教职人数:7人,担任的职位主要有:教员)、北洋师范学堂(留学日本的教职人数:8人,担任的职位主要有:学务官、教员、助教)、两湖师范学堂(留学日本的教职人数:17人,担任的职位主要有:学务官、教育长、斋务长、义斋监学、教员)”[琚鑫圭,童富勇,张守智:《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实业教育,师范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4月1日出版,第453-454页。]。北洋师范学堂、两湖师范学堂、两江师范学堂是在清末明初时期创办的典型师范学堂。随着许多师范学堂在各地的设立,留学日本的留学生也更多的投入到师范教育的热潮之中。并且在学堂中担任各科教职员,甚至还担任高等师范学堂的校长,如:经亨颐和陈宝泉等人。留日学生归国后大多被聘为初等学堂教习,高等或初等小学堂监督或者是教员,最后:部分留日学生还出任省县视学、地方官吏。据资料记载:“宣统元年,张凤翮、何元体、程昌祺等出任四川省视学,张凤翮、胡祖虞……邓鹤丹等二十六人出任县视学,王章祜、张澜……程金镛等担任地方官,彭兰芬出任劝学所董事,上述这些人皆是留日速成师范生。留日师范生参与学校的教育和规划,甚至担任地方官,省县视学和教育董事,在一定程度为师范教育见建立提供了保障”[凌兴珍:《清末四川留日速成师范教育及其影响》,《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6卷第四期,2009年7月。]。

2、促进了师范教育体系的建立和初步发展

甲午战争之前,洋务运动中洋务派掀起了一场学习西方的热潮,并创办了新式学堂。但是,当时专门的师资培训机构概念并没有,欧美国家的人成为了主要的师资来源。有关师范教育的培训更是一片空白。后在维新变法运动之后,新式学堂的创办增多,学生人数也逐渐增多,由外国人担任教习无法满足我国教育的需要,师范教育便开始逐渐出现。并且逐步的完善我国的师范教育,无论从男性到女性,京师到各级地方教育的发展,政府重视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师范教育体系也开始逐步建立并趋向于完善。其中,留日学生在师范体系的初步完善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方面,加速了各级地方学堂的建立。例如四川师范教育重视的表现是派遣学生在日学习速成师范教育。而首先的一批便是在光绪二十八年十二月,考选四川官自费留日学生,并于光绪二十九年春派出官费留学生20名前往日本留学。此后,在同年十月,四川形成了大规模的选派留学生留学日本学习速成师范教育。在四川的宣传动员下,留日学生归国之后纷纷投身于基层教育。光绪三十一年,四川华阳、东乡等地在留学生归国之初,便召集速成师范生积极参与地区学堂的规划和筹建工作。而其中最有名的便是:川东师范学堂的建立,在留日师范生的筹建下,由于教学建筑合理、教学成绩优越和管理严肃,在当时获得极大好评。除川东师范学堂外,20世纪起初的十年内,在留日师范生的筹建规划下,一批著名学堂兴办起来,比如徐锡麟、陶成章等人在浙江绍兴创办的大通师范学堂,还有1903年有由东渡日本的官费留学生胡元倓创办的明德学堂。

另一方面,推动女子师范学堂的建立和发展。女子师范的创立与女子留学日本有着直接的关系,留学日本的女子归国之后,在当时社会掀起了一股兴女学之风,而女子学堂的建立之初面临着师资缺乏的难题。在留日学生在袁文薮和孙江东等人的策动下,留日学生成了强大的后备援军,在社会人士资金的帮组下,在杭州创立了女子学校。1904年留学日本的邵章和陈敬弟等呈请浙抚聂辑椝立案开校“在1905年下半年开始,留日女子越来越多。同年七月,湖南和辽宁先后共派出三十五名女子赴日留学,其中有28名学习师范教育。两年后,政府也将女子学堂的建立纳入国家教育章程,对女子学堂的体制,学制,入学标准等做了一定的规定。在此期间,留学日本的学生在女子师范学堂的建立过程中起到了宣传动员的作用,其中组建共爱会、中国留日女学生会等各种团体和创办女学报、女子魂、中国新女界杂志等类型的活动,不仅大力宣传女子教育,而且还动员社会女子投身于师范教育。更多的投身于女子师范学堂的建立和在学堂中任教。如“秋瑾回国后曾先后执教于绍兴明道女学堂和吴兴浔溪女学堂;1909年有六名留日学生在三城女学任教习,曾任直隶女学堂的校监廖女士也是留日学生” [谢长法:《清末女子留日与师范教育》,《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4年第二期。]。不断促进了师范教育体系的建立和初步发展。

3、践行了先进的师范知识

清末留日师范生留学归国后,不仅宣传日本师范教育,参与师范教育体系的逐筹建和逐步完善等,而且亲自投身于地方师范教育。除此之外,在教育理念的践行和发展方面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首先,引进体育理念,开设体操科目;这种体育理念讲求结合文武教育,除此之外,也注重师范的学习和注重体质的锻炼。所以在地方上创办的师范学堂也大多开设体操科。更重要的是政府还将日本的军国民教育以法令的形式实践于普通学堂。“凡中小学堂教科书,均应渗入军国教育思想,使儿童熟见而习闻之;体操科,幼童以游戏体操发育其身体,少年以兵式体操严整其纪律” [陈学恂 :《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出版,第342页。]。各学堂体操一律列为主课。这是由于中国处于内忧外患的境遇造成。

其次:践行改良理念,建立教育改革机构;归国留学生还极力首倡在清政府地方建立有关各类学科的教育会和传习所等。“董其事者系东洋留学生孙君,会员约100人,宗旨是改良各学堂的教育,会员应担任改良各学堂、改良新书、联系体操诸务” [凌兴珍:《清末四川留日速成师范教育及其影响》,《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WWW.EEelw.com第三十六卷第四期,2009年7月。]。在1904年直隶组织研究所以后,各地纷纷效仿,随着地方教育会团体的建立,不断的组织师资的培训,新式的师资不仅要观摩教学还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这些旨在改革传统教育的各科协会,在留日学生的倡导和主持下,学习了先进的教学方法和培养了懂得新式教育的师资力量。

最后:践行开放理念,引进教师,教材和设施。这样当时的清政府便吸收和引进了先进的教学资源,对于促进师范教育和学术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清末没有可以当做教科书的教材,在当时也没有人可以编译教科书。而在当时中国处于这种境遇之下,清末的留日学生在编译教科书方面做了很大的贡献。他们不仅在留学日本读书期间翻译各类西方和日本教育和文化方面的书籍,这批留学生还成立译书团体,并将翻译的书籍运送到国内,这样使得国内的新式学堂有了先进的教科书。最具代表性的两个译书团体当属留日学生陆世芬于1902年创立的教科书译辑社和以浙江留日学生为主体,在1903年创办国学社,结合日本和西方先进的教育理念,中国传统文化,编订了各类科目教科书,如;《中学物理教科书》、《中学国史》等书籍,这些书籍基本充当地方学堂的教科书。不仅与国内学堂的课程设置有密切的联系,而且符合中国的实际,实用性强。还有部分学生翻译的各种西方的教育著作和教育理论书籍。“据报道:留日速成师范生张卜冲,王章祜曾运送省城学堂从日本购进的教科书和器材到四川,为了通州师范学堂筹备工作,日本学务处监督周凤翔购置“图书、标本、仪器”,有的留学生还将留日期间学习的教材和讲义编译并印刷到各地低价销售到学堂” [ 凌兴珍:《清末四川留日速成师范教育及其影响》,《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三十六卷第四期,2009年7月。.]。对于中国师范教育的发展有着密切的作用,有利于吸收先进的各国的教育理念。有利于教育理论的传播,向当时清政府的国民灌输新的教育思想,有利于近代师范教育的发展。

结语

留日学生归国后,对中国的近代师范教育的确立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推动了中国的师范教育,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留学生留学日本之后,接受了先进的,不同于中国传统的教育,学习了先进的教育思想,涌现出了一批批投身于地方师范教育的先进人才,为师范教育提供了最基本的师资基础,解决了当时清末师资缺乏的境况。留日学生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如宣传师范教育,动员留日学生投身于地方师范教育,践行先进的教育理念,传播先进的教育知识和引进新式设备与教材等。他们归国后,确实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贡献,清政府也承认“各省兴学之初,颇资其力” [李喜所:《近代留学生与中外文化》第一版,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年1月1日出版,第146页。

]。(《学部官报》第40期)但是也留下了明显的缺憾,清末的师范教育可以说是一个完全的舶来品,基本是照搬日本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课程的设置,包括留日学生引进的先进教学设备和器材,以及编译的教科书等。在留日学生学习师范教育的课程中,以速成师范教育为主,时间少则半个月,多则半年。学习时间十分短暂,而最直接的目的便是为了培养当时师范教育面临的最大问题:“师资的缺乏”。此外,留日速成师范由于自身修养和学识的不同,并且由于在外留学后吸收的文化形成的言行精神与传统文化背离,这样给教育转型和社会变迁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在教学方法上注重原理教学(更多的是生理、心理、博物、外语等科)而不注重实际的教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