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这是庄子说过的一句话。“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尽,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这是苏轼所作《赤壁赋》里的一段话。“天地”是自然的概称,“造物者”即大自然,自然有“大美”,大自然拥有“无尽藏也”。大美是无法言,无需言的,真正的美是靠内心的体会得来的,就像在开灯的那一瞬间,你会听到一个声音,虽然短暂,确是清脆可感的,此时,你可以把它形容成一个令人感动的音符。这一瞬间的感动是听觉上的美,是我从内心里发出对它的瞬间感动。有时,美是难以用语言来形容你心里瞬间的感动,是无法言。或把它画作一幅画,或把它化作一个音符,是无需言。“造物者”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大美自然,她留给我们的是无尽的宝藏,需要我们去探索、去寻找、去发现。听蝉叫,听鸟鸣,看云影与光影的变换,对流水发呆一样的专注。你是否感受到大美自然中每一个生命给予你的感动,含有对生命最深祝福的感动,你是否发现美就是一种感受、一种感觉、一种领悟。
从大美自然中提炼经营位置之理 饱览沃游大美自然之景,捕获“迁想妙得”间的心灵感动,将其库存,待兴起,要将其再提炼,再加工,再组合,作画时方能胸有成竹。对画面物象位置安排的再推敲的过程即绘画里的“经营位置”,而“经营位置”是说绘画的构图,其为南齐谢赫《画品》“六法”之一。中国绘画历来注重构图问题,强调开合、藏露、呼应、远近、虚实等关系的处理。唐张彦远认为"至于经营位置,则画之总要。”在艺术创作过程中,构图是其中心环节,一副作品的成败亦取决于位置经营的好坏。在工笔青绿山水画的创作过程中,经营位置是继题材内容之后艺术构思的重头之戏,需要创作者反复去推敲、提炼、组合、加工从大美自然中所看到的视觉意象。在《红楼梦》中,也有段对中国画构图技法的理论,所谓“地步远近,该多该少,分主分宾,该添的要添,该藏的要藏”也就是经营位置的通俗演义,要是位置经营的不好"甚至于桌子挤到墙里头去了,花盆放到帘子上来,岂不到成了一张笑话儿了。” 实践出真知,如果古人不到大美自然中观察、实践,从大美自然中提炼有关美的规律,总结出相关理论,这些理论又怎么会给后人的创作带来丰富的理论支撑呢?中国山水画创作中有关“经营位置”的最早理论要数北宋郭熙《林泉高致集》中的“三远法”,即“平远、高远、深远”,山水画中出现了散点透视。郭熙是北宋期间兼具理论与创作强度的画家及绘画理论家。他提出的“三远法”是画山的透视的最先理论,具体来说,从近山看远山谓之平远;从山下看山巅谓之高远;从山上看山谷谓之深远。郭熙的代表作品是《早春图》(见附图7),画面极具流动性,表现早春时节山、云、水的变换之象,很好的处理了人与水,人与山之间的关系。 工笔青绿山水画是山水画家在大美自然、青山绿水中寄托情感的主要载体,描绘的是山水画家的主观情感、造物者无尽藏内在的灵魂,是作画者取视觉中大美自然之精华创造出来的新天地。画家通过对画面物象之间关系的处理,对物象疏密、大小、虚实等关系的处理使画面富有韵律感、层次感。再看我创作的工笔青绿山水画,定稿是一个需要反复琢磨的过程。在确定了创作取材以后,需要将所要呈现在画面上的景物精心组织,反复推敲,有所取舍,巧妙布局,成熟后方可画稿子。我创作的工笔青绿山水画的画面中对高山、竹林、云海、石桥、流水、人家、古树等物象的组合以古朴人家为画面的画眼,注重物象大小、疏密、虚实的组合,构图上采用北宋时期的全景式布局,使画面视野开阔清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