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三亿论文网 > 免费资料 > 答辩资料 > > | 实习报告 | 开题报告 | 写作技巧 | 任务书 | 谢词致谢 | 答辩资料 | 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免费论文

家庭暴力论文答辩大纲

更新时间:2017-02-27来源:www.eeelw.com 责任编辑:三亿论文网

 一、毕业论文所涉及的学术领域及理论发展概括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也日益暴露出来。中国首部揭露,剖析家庭暴力的悬疑、惊悚类电视剧《不要和陌生人说话》自播出之后,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人也开始关注家庭暴力这个敏感的社会问题。家庭暴力是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的暴力行为。日益严重的家庭暴力严重危害了受害者的身心健康,侵犯了受害者的权益,破坏了社会稳定和发展。因此为了给予家庭暴力的受害者更全面、更具体、更适当的协助,以取得更好的社会效果,必须建立法律、社会、心理各层面的社会支持体系。

随着社会对家庭暴力重视程度的不断加强,国内外的众多学者也提出了很多有建设性的不同观点,例如香港学者提倡家庭暴力刑事化,中国法学会反家庭家暴学者呼吁制定家庭暴力防治法,我国全国人大代表、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副主席陈秀榕建议,为更好地保障公民在家庭中的人身权利,促进家庭和睦,实现社会和谐,及早将“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法”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工作计划。

陈秀榕认为,鉴于多年的调研和准备,目前制定“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法”的法理和立法实践条件基本具备。

  二、毕业论文中的创新或主要观点

我认为如果要彻底制止家庭暴力事件的不断涌现,还应该靠全社会共同的力量一起努力,不管是受害者、施暴者、国家司法机关工作人员还是社会上的其他成员都应该出自己的一点点力量,消除家庭暴力的主观和客观的原因,从本质上消除家庭暴力的存在。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新的形势下不断面临新的问题,人们的预见性往往有限,家庭暴力现在存在的问题也同样具有特殊性,通过美国《反家庭暴力法》的出台及对社会的积极影响可以看出,只要我国从我国家庭暴力的特殊性出发,加强司法惩治力度,建立符合我国特殊性的独立完整的《反家庭暴力法》,就可以从根本上保护弱势群体的人身权益,减少家庭暴力的发生,使全社会更加的和谐,社会和谐了才能使社会不断的进步,经济才能快速、稳定的发展。

我认为,我国家庭暴力的成因具有特殊性,第一、封建残余思想的根深蒂固,第二、缺乏健全的法律保障机制,第三、社会的放纵态度。所以针对我国的具体情况,我总结出三点预防、制止和惩治家庭暴力的对策:第一、建立健全反家庭暴力法,真正做到有法可依,第二、加强全社会机关组织对家庭暴力的干预,第三、对人民群众进行普法宣传,光做到这些还不够,除此之外还需要全社会的重视与支持,共同努力消除家庭暴力的存在。

  三、毕业论文的论述角度与层次

我认为家庭暴力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据全国妇联调查,目前家庭暴力呈现出共同特点:发生比例较高、类型较多、受害人范围较广。全国妇联2005年—2007年受理家庭暴力投诉量统计,每年约为4万件次,占信访总量的10%以上,女性是家庭暴力的主要受害者。目前已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专门的反家庭暴力法,而我国却没有一个独立的《反家庭暴力法》为家庭暴力受害者提供专门法律上的保护,我国的家庭暴力问题也存在特殊性,所以建立符合我国家庭暴力现状的法律是当务之急。

本文试图通过对我国家庭暴力所产生的原因,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试针对现存的家庭暴力问题影响进行分析,不断完善我国反家庭暴力制度,提出、形成个人的观点与看法。

本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对我国家庭暴力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第二章从家庭暴力产生的原因着手,阐述家庭暴力的问题所在,本文认为,我国家庭暴力的成因具有特殊性,第一、封建残余思想的根深蒂固,第二、缺乏健全的法律保障机制,第三、社会的放纵态度。第三章概括了一下家庭暴力对社会的影响,从而更加进一步说明家庭暴力的问题,所以第四章针对我国的具体情况,我总结出三点预防、制止和惩治家庭暴力的对策:第一、建立健全反家庭暴力法,真正做到有法可依,第二、加强全社会机关组织对家庭暴力的干预,第三、对人民群众进行普法宣传,光做到这些还不够,除此之外还需要全社会的重视与支持,共同努力消除家庭暴力的存在。

四、毕业论文的文章结构

1.中国家庭暴力的现状

1.1北京首例因家庭暴力引发的刑事自诉案

2.家庭暴力的成因

2.1封建残余思想的根深蒂固

2.2 缺乏健全的法律保障机制

2.3社会的放纵态度

3.家庭暴力的影响

4.预防、制止和惩治家庭暴力的对策

4.1建立健全反家庭暴力法

4.2 加强全社会机关组织对家庭暴力的干预

4.2.1 拨打110报警求助

4.2.2请求律师帮助,拨打12348法律咨询热线

4.2.3向各级妇联、所在单位投诉

4.2.4去医院看病,保留病历、发票等证据

4.2.5去当地公安部门做伤情鉴定

4.2.6请求所居住的司法、妇联等相关机构出面协助解决

4.2.7向人民法院起诉,依法追究施暴者的法律责任

4.3对人民群众进行普法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