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金币:![]() ![]() |
资料包括:完整论文 | ![]() |
![]() |
转换比率:金额 X 10=金币数量, 例100元=1000金币 | 论文字数:15411 | ![]() | |
折扣与优惠:团购最低可5折优惠 - 了解详情 | 论文格式:Word格式(*.doc) | ![]() |
摘要:在人口快速老龄化与“二孩”政策放开背景下,未来我国将面临老年人口和青少年人口同时增加的局面,进入人口年龄结构急剧变化的时期,这种变化可能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产生显著的影响。 基于2017年的CHFS数据,本文主要探究了金融市场中微观投资主体的风险厌恶态度在其生命周期内的时变特征。论文从主观和客观两个角度衡量投资者个体的风险厌恶态度,发现投资者主观风险厌恶随年龄增长而上升:在年少时风险厌恶程度最低,步入中年后逐渐增加,到老年时风险厌恶最高。客观风险厌恶在生命周期内呈“U”型分布:从少年时期步入中年时期,通过增加风险资产的配置比例以获得更高的收益,风险厌恶呈现随年龄上升而下降的趋势。而从中年时期到老年时期,选择更有安全保障的金融产品进行投资,该过程的风险厌恶呈现随年龄上升而上升的趋势。研究同时发现,一些人口学变量如性别、家庭总收入、金融知识素养、婚姻状况和受教育程度也对投资者个体的风险厌恶态度具有显著影响。 接下来,论文通过非参数和半参数模型实证检验了投资者风险厌恶态度的时变规律,并按照年龄、风险资产类别和省份地区进行分组回归,在此基础上考察生命周期对家庭配置金融风险资产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股票、基金及金融理财产品等家庭资产的配置占比与年龄呈现倒“U”型关系。同时老年人口占比的增加将显著减少家庭金融风险资产的配置权重。研究同时发现,投资者客观风险厌恶态度在不同省份地区间存在着较为显著的差异,这一差异论文通过地图形式给予了具体报告。 本文研究结论对应着三条政策启示:首先,政府应加快教育制度改革,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从而间接增强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其次,金融机构应供给多元化的金融产品,以满足不同年龄阶段、收入阶层和省份地区的投资者需求;最后,政府等部门可提供金融教育服务,引导家庭树立正确的投资理财观念。
关键词:人口年龄结构 风险厌恶 生命周期 家庭金融资产配置
目录 摘要 Abstract 1-引言-1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 1.2 研究内容及框架-1 2-研究文献综述-2 2.1 关于风险厌恶时变特征-2 2.2 关于风险厌恶的影响因素-3 2.3 关于家庭金融风险资产配置的影响因素-3 3-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4 3.1 基于生命周期模型的主观风险厌恶-4 3.2 基于Markowitz模型的客观风险厌恶-5 3.3 家庭人口结构对风险性资产配置的影响-6 4-人口年龄结构对投资者风险厌恶影响的实证检验-6 4.1 数据来源-6 4.2 变量选取-7 4.3 实证模型设定-8 4.4 实证结果分析-9 5-稳健性分析-12 5.1 非参数和半参数模型估计-12 5.2 分组回归-13 6-结论与政策启示-16 6.1 研究结论-16 6.2 政策启示-17 参考文献-18 致谢-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