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三亿论文网 > 免费资料 > 开题报告 > > | 实习报告 | 开题报告 | 写作技巧 | 任务书 | 谢词致谢 | 答辩资料 | 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免费论文

校园称呼语调查

更新时间:2019-06-12来源:www.eeelw.com 责任编辑:佚名

 语言是以词汇为基础的、以语法为结构规律构成的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从语言与人的关系来看,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人们所说的每一句话都通过一定的语言形式传达一定的意义,其中包含了说话人的思想感情。从汉语语法上看,称呼语属于插入语的一种,其主要作用是用来称呼对方,引起注意。说话者通过称呼语表达自己的沟通目的,听话人根据称呼语了解说话人的意图,从而做好心理准备。除此之外,称呼语还能够体现人与人之间的人际关系,人们会因为交际场合不同,交际目的不同,交际双方会选择不同的称呼语。称呼语可以拉近双方的距离,增加亲切感,从而显示礼貌或敬意。因此,有效的称呼语是维系正常和谐的人际关系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值得研究的一种语言现象。

中国是绵延五千年的文明古国,自古以来就极力推崇和谐这一理念。和谐是中国文化精神的精髓,具体延伸到学校,延伸到和谐校园。学校的和谐,包括校园组织机构要素的和谐,教育环境的和谐,师生关系的和谐以及同学之间人际关系的和谐,称呼语则是维护这种和谐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称呼语这一概念,曹炜的《现代汉语词汇研究》对它做了明确的界定:“称呼语”指的是“当面打招呼用的表示彼此关系的名称,如哥哥、同志。”在大学生活中,面对面的交往必不可少,因而,对大学校园称呼语的分析很有必要。

在对相关文献进行初步研读之后,可以发现,前人对这个课题相关方面也有一定的研究。曹炜的《现代汉语词汇研究》和《现代汉语词义学》对称呼语和称谓语的涵义进行了清晰的界定;刘永厚的《汉语称呼语的研究路向综观》从社会语言学、语用学和英汉对比等角度探讨了汉语称呼语领域近十年来的研究进展;来鲁宁,郭萌的《称呼语及其语用功能》主要研究了称呼语的语用功能,如其社会指示功能,礼貌标记功能以及在会话结构的分析中所起到的作用;赵一飞的《交际目的与称呼语的顺应机制》以维索尔伦的顺应理论为理论框架来阐释称呼语的选用;滕延江的《称呼语的人际功能及其语用翻译等值》从韩礼德的人际纯理功能入手,通过分析称呼语的选择使用场合,以及语气和情态对称呼语的影响;邓益成的《大学生内部称谓语:人际关系的社会折射》从大学生的面称语的使用折射出大学生活的社会性;贾颜冰的《浅谈当代大学生称呼语》从称呼语的分类、大学生称呼语的表现、大学生称呼语现象三个角度对大学生校园称呼语进行初步研究;汤婕的《校园称呼语使用现状的实证调查与分析》从称呼语的使用特点对校园称呼语进行了深入的探究;牛丽萍的《从校园语言看称呼语的语用功能》对校园称呼语的语用功能进行了宏观分析;皮慧兰的《浅析称谓语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作用》从社会语言学和语言与文化的角度分析了校园称呼语对构建和谐校园的积极影响。但是,对大学校园称呼语的语用方面的研究寥寥无几,且大多都是静态和描写性的,而研究的目的则是对汉语称呼语的运用进行预测和规划。而只有具体研究称呼语的各种类型和其在使用上的特点,才能发现问题,为研究者提供依据。因此,对于大学校园称呼语的语用的动态分析是很有必要的。本论文着重从校园称呼语的使用情况入手,着眼于大学生活这个特殊的背景下称呼语所形成的独有特点,并分析校园称呼语的使用情况、使用技巧、语用失误和语用缺失,重点研究的内容包括三点:一是主体差异性对称呼语使用的影响;二是语境的差异性对称呼语使用的影响;三是从合作原则、违反原则角度探究称呼语的使用策略。

总的来说,国内对于称呼语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不错的进展,但对于大学校园称呼语的分析研究仍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特别是就特定语境中的具体称呼语的分析,更是如此。因此,大学校园称呼语的语用分析的确实是必要的。

2.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语言是一种艺术,称呼语是其艺术中十分亮丽的一道风景线,只有把握了大学校园称呼语的使用技巧,才能促进更加和谐的大学生活。对大学生称呼语的语用分析,可以研究称呼语如何在具体语境中获得和传达话语意义,进而探寻和确立言语交际者得以恰当表达和准确理解这些称呼语意义的基本原则和策略。

3.参考文献

[1]曹炜.现代汉语词汇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10.

[2]曹炜.现代汉语词义学[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9.

[3]邓益成.大学生内部称谓语:人际关系的社会折射[D].湖南:湖南师范大学,2011.

[4]贺娟,称呼语转换及语用功能研究[D].湖南:湖南农业大学,2013.

[5]华辰.现代汉语称呼语的多角度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13.

[6]贾颜冰.浅谈当代大学生称呼语[J].今日中国论坛,2012(11).

[7]来鲁宁,郭萌;. 称呼语及其语用功能[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1).

[8]李春华, 李勇忠. 称呼语的语用功能分析[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2(04).

[9]刘永厚.汉语称呼语的研究路向综观[J].语言文字应用,2010(03).

[10]马丽丹.大学生公共称呼语选择的研究[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05).

[11]牛丽萍.从校园语言看称呼语的语用功能[J].大众文艺,2010(09).

[12]皮慧兰.浅析称谓语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作用[J].科技创新导报,2009(09).

[13]孙莉. 语用学研究中的定性分析法探究[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4(02). 

[14]汤婕.校园称呼语使用现状的实证调查与分析[C].外语教育与翻译发展创新研究(第五卷),2016-05.

[15]滕延江.称呼语的人际功能及其语用翻译等值[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01).  

[16]王悦.大学生日常用语中性化的趋势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2008.

[17]杨芳.大学生称呼语转换策略的顺应性研究 ——以湘潭大学为例[D].湖南:湘潭大学,2012.

[18]张蕾.大学生称呼语使用情况调查与分析[D].湖北:华中师范大学,2004.

[19]赵一飞.交际目的与称呼语的顺应机制[D].黑龙江:黑龙江大学,2009.

[20]朱燕.大学校园中“老师”称呼的社会性研究[J].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

 

预计解决的难题:

1.本课题需对当代大学生校园称呼语的具体使用情况进行宏观和微观的综合研究,进而分析、归纳出大学生对校园称呼语的使用频率和使用倾向; 

2.发掘大学生使用的校园称呼语包含的文化内涵;

3.通过对大学校园称呼语的研究,进一步阐述称呼语在大学校园里的重要作用,进而对汉语称呼语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上一篇:东野圭吾小说
下一篇:楼盘案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