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三亿论文网 > 免费资料 > 开题报告 > > | 实习报告 | 开题报告 | 写作技巧 | 任务书 | 谢词致谢 | 答辩资料 | 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免费论文

《追风筝的人》开题报告范文

更新时间:2018-01-17来源:www.eeelw.com 责任编辑:三亿论文网

 

 

课题研究现状:

  

《追风筝的人》是卡勒德·胡塞尼的处女作。全书围绕风筝与阿富汗两个少年之间展开,一个富家少年与家中仆人关于风筝的故事,关于人性的背叛与救赎,可见救赎主题在这部作品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卡勒德·胡塞尼通过描写阿米尔对哈桑犯罪的开始到赎罪的结束——这一心灵得到救赎的过程,来反映出人性的救赎是这部小说的核心价值。

近年来,许多专家学者从救赎主题角度出发,深入研究卡勒德·胡塞尼在《追风筝的人》中展现出的关于人性和人性拯救的问题。比如,Jefferess, David(2009)将主人公的救赎历程提升到了伦理需求的层面,突出《追风筝的人》超越种族与民族的现代世界观与对人性伦理的解读。雷霁(2009)根据“罪”的产生——“救赎”的过程——“救赎”的实现这样的一个顺序,对救赎这一主题做深入地分析,总结出救赎心灵的方法,那就是道义感的自觉、个人的勇气和精神上的超越。胡静芳(2012)从儿童时期,青少年时期和成年时期三个阶段探讨了主人公的精神成长之旅,分析了主人公追寻认同和美好人性的成长历程。韩玉群(2011)从主人公阿米尔的成长与救赎的角度,解读阿米尔的家庭与友谊,背叛与救赎及对于祖国的复杂情感。武惠娟(2011)认为胡塞尼通过对人物命运以及对阿富汗和美国两个截然不同社会的描写折射出人性的本质,来告诫人们要勇于面对自己人性中的缺点,以免受到心灵的鞭挞、愧疚、恐惧和折磨。王维倩(2011)试图从灵魂的真正的解脱之路,从心灵的最后皈依的宗教意义上对小说进行终极意义的探寻,指出在这个精神信仰危机的年代如何拯救沉沦的道德人心。韦柳钰(2010)通过阐述小说主人公阿米尔的外在和内在成长历程,认为主人公是在成长中学会了救赎、在救赎中实现了成长。林晓彬(2011)从写作背景出发,感悟主人公因儿时犯下的一个小错误而寻找心灵救赎。靳莹和蔡潇然(2009)通过阐述一场罪与赎罪的轮回,从阿米尔罪的起点分析到救赎的终点,探讨人的本性。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对《追风筝的人》的研究维度很多,通过各种研究结果,读者们可以更加深入的阅读和理解其小说精华所在。但是过去的大多评析较多的从单一的角度展开分析,没有全面阐述“救赎”这一主题,救赎不仅仅是针对主人公阿米尔,在文中更有其父亲的救赎,而作者通过描写以上人物的救赎是为了揭示文章一大内在主题——国家和民族的救赎。且较少谈到阿米尔对母亲的罪和主人公父亲的罪、以及各自的救赎的方式和意义,以及阿富汗整个国家现存的病态和走向光明的道路。 

课题研究目的:

卡勒德·胡塞尼在小说《追风筝的人》通过描写一个阿富汗普通男孩的成长故事来构建出一条救赎之路,突显“救赎”这一贯穿全文的主题。本文旨在从阿米尔、父亲和阿富汗整个国家三个方面来探讨救赎主题,分析人物罪的产生、救赎的过程以及救赎的意义,即阿米尔失去母亲后渴望父爱这一导火索引发的阿米尔对哈桑童年时犯下的罪,到最后走上“再次成为好人的路”;父亲为了声誉向世俗低头,以默默无闻的方式尽一个父亲的职责;阿富汗现存的矛盾和走向光明的道路。继而揭示出等级制度和民族歧视对人性的压制和摧残,阿富汗这个保守涣散的国家存在的民族缺陷和摆脱苦难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