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三亿论文网 > 免费资料 > 开题报告 > > | 实习报告 | 开题报告 | 写作技巧 | 任务书 | 谢词致谢 | 答辩资料 | 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免费论文

中国特色词汇翻译论文开题报告的创新点

更新时间:2018-01-29来源:www.eeelw.com 责任编辑:三亿论文网

 课题研究现状: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国交流不断深化,文化趋同性是社会文化发展的主流,但各国的文化差异没有也不可能被消灭,这便是跨文化交际中的重难点。在语言交流中,体现文化差异的即为文化负载词。包惠南(2004)指出,所谓文化负载词又称词汇空缺,即原语词汇所承载的文化信息在译语中没有对应语,这些文化负载词往往具有一定的不可译性,孙致礼(2000)认为,翻译中最大的困难往往不是语言本身,而是语言所承载的文化意蕴。这是因为汉语属于汉藏语系,而英语属于印欧语系,加上中西方文化差异与人们思维习惯的差异,不同国家的人们对同一语言的所指有不同的理解。如果一味按照英语思维习惯或者汉语思维习惯对中国特色词汇进行翻译,读者往往会不知所云,因而也就造成了文化的流失,不利于文化传播。 中国特色词汇,顾名思义,它是为中国所独有的词汇,反应中国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现象;它是相对于普通词汇和外语词汇而言的,是汉语语言文化中独特的语言现象,是在中外文化交流过程中凸显出来的。中国特色词汇的翻译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翻译,其具体的衡量方法一直为学术界所关注。方文慧(2004)在其《英语对比语言学》一书中,提出了英汉语言之间的差异,为对外传播翻译中如何解决语言问题提出了建议。夏廷德教授(2006)也在其《翻译补偿研究》一书中提出了通过翻译来补偿文化缺失的一些方法。杨全红(2003)的《汉英词语翻译微探》从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素材,对译学理论进行了探讨,成果卓著,为促进汉英特色词的研究工作及提高汉英翻译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对此类词汇的翻译,没有任何先例可供借鉴,需要译者的独创,同时,由于译文的目标受众多为国外的母语为非汉语的读者,因此信息的反应比较滞后,难以针对读者的接受度对问题译词进行修改、润色,错译、误译在所难免。 中国特色词汇具有准确性、时效性、文化性这几个特性,在翻译时要尤其注意这些特性的体现。准确性是实现功能对等翻译的首要要求。肖水来(2008)认为,准确性既是要求对原文意思理解准确,又是要求译者对原文的内涵理解准确,译文在内涵上必须忠实原文,不能偏离原意,更不能曲解原意。时效性是由于所有的词汇都起源于特定的社会发展时期,是当时时代特征的体现,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词的意义也发生了变化,在翻译时不能一成不变,要结合当时的时代特征。关于特色词汇翻译的文化性问题,丁衡祁(2008)在谈到我国对外宣传中英语译文存在的问题时指出,有时候所谓的译文只不过是把汉字写成拼音,这根本不能算作翻译。这样的翻译就就 夸大了中国特色词汇的文化性,让国外受众不能理解,阻碍了文化的交流传播。在翻译中,中国人不必一味迁就西方人对中国文化的无知,同时也不必将自己禁锢在西方思维模式中,要学会与时俱进,准确、得体地进行翻译。 

课题研究目的:

中国特色词汇的翻译一直是我国外宣工作中的重难点,本文旨在通过对不同词类以及不同翻译方法的分析,对词汇空缺及其不可译转化为相对可译,总结出一般的翻译规律,尽可能地使译文保持中国文化特色,推进我国的外宣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