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三亿论文网 > 免费资料 > 开题报告 > > | 实习报告 | 开题报告 | 写作技巧 | 任务书 | 谢词致谢 | 答辩资料 | 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免费论文

《乞力马扎罗的雪》中的生死观论文开题报告

更新时间:2018-02-11来源:www.eeelw.com 责任编辑:三亿论文网

 课题研究现状:

  

死亡是生命周期中的非凡时刻,也是精神活动的最终归宿。一方面,人类渴望得到永生;另一方面,人类必须面对死亡的审判。文学艺术家们孜孜不倦地探究死亡所蕴含的意义,使生命得以升华。195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厄内斯特·海明威(1899-1961)也毫不例外。生与死的价值是其文学创作恒久的主题。

《乞力马扎罗的雪》发表于1936年,它曾被评论家麦尔克姆· 考莱(Malcolm Cowley)誉为“海明威最高成就之作”。《乞力马扎罗的雪》中的内容都是真实的,人们在读这部作品时,在为主人公的悲剧命运慨叹的同时,更多的是为他们的自我觉悟和自尊意识感到欣慰和激动。

何显明(1989)在《存在主义哲学的死亡观》提出存在主义哲学对死亡的形而上学沉思的一个基本出发点便是,认为在人生的整个旅途当中始终笼罩着死亡的阴影,人们时刻都承受着突然袭来的死亡威胁,时刻都感受着死亡的恐惧和焦虑。死亡是人生的最基本的境况,是生命存在的最本质状态。

    伍建华(1998)在《海明威死亡意识论》中认为海明威的死亡观念有明显的存在主义成分,这与海德格尔提出的“先行到死”的理论不谋而合,把死亡理解为人的一种最突出的可能性,不是在弥留之际才感受到死亡,而是在人生很早的阶段里就深刻地意识到死亡。其次是超然淡泊地面对死亡,“生则重生,死则安死。”这一点又使海明威的死亡观念与存在主义有本质不同,因为他没有那种悲观主义的人生倾向。

罗明州(1999)在《论海明威的死亡情结》,魏晓律(2009)在《向死而生——海明威作品的死亡主题研究》中都指出海明威认为死亡是人们无法逃避、无法超越的最大也是最可怕的真实,人类对死亡的反抗注定只能是一场失败的斗争。同时罗明州又认为死亡是一种永恒。海明威总是试图在对死亡的审美观照中,暂时拉开与死亡恐怖的距离,暂时忘却一下认定死亡时所产生的痛苦与烦躁,进而完成对死亡的精神战胜,实现心理和精神上的满足。

刘辑逸(2005)在《试论基督徒的生死观》中认为人有一个不死不灭的灵魂,但肉体的死亡对我们而言只不过是暂时的死亡而已。人死并不是如同灯灭,而是有着一个永久的归宿,或是天堂,或是永苦之地。死亡是一道每人只走一次的门橄,可是唯有经过这道门橄,我们才能步入永生。

王志红(2006)在《中西方文化中的生死观》中指出西方文化中总是将“生”与“死"紧密联系起来。西方文化认为死亡是生命的目的,倡导在走向死亡的历程中生存、生活与发展,自主地承担和履行权利和义务。只有做好死的充分准备,才会感受到生的可贵、生的价值,才会分秒必争充实人生。

杨华、张德玉(2006)在《论伍尔夫小说中的生死观》中指出生命只不过是存在的瞬间,生命的发展也就是一个死亡的过程;死亡是对生命起点的追溯,是对生命家园的归返,更是对精神家园的回归,死亡不再可悲可叹,反而是一种心灵的解脱、灵魂的释放。

    李晓利、王欣(2011)在《乞力马扎罗的雪》中的生与死中指出哈里最终向死亡屈服,间或一种强烈的情感从他的心中产生。他悔恨自己虚度光阴,热切地盼望再拥有一次机会,渴望新生命。

张海菊、孙海瑞(2011)在浅谈《乞力马扎罗的雪》中死亡的含义中指出死亡是人类必然的命运归宿,是一切烦恼的解脱。

宋晔(2011)在《中西方文化中的生死观》指出生与死是一个问题不可分割的两方面。每个活着的人都将面临死和走向死,正如弗洛姆对此有精辟论述:人,无论是类人或个人,一旦降临斯世,便被“抛入动荡不定、开放无拘的境遇之中。其间仅有一点是确定的:过去以至未来的尽头——死亡。”

课题研究目的:

本文拟从主人公的经历、内心活动以及特殊事物的象征意象入手,以前人的研究基础为背景,进一步分析这部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独特的生死观:生命是短暂而难忘的存在,是走向死亡的过程;而死亡是烦恼的解脱,是精神的升华。一个人一方面要看淡死,不宜让死成为人生前的心理负担;另一方面要珍惜生,不应轻易放弃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