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三亿论文网 > 免费资料 > 开题报告 > > | 实习报告 | 开题报告 | 写作技巧 | 任务书 | 谢词致谢 | 答辩资料 | 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免费论文

警示性公示语论文开题报告

更新时间:2018-02-12来源:www.eeelw.com 责任编辑:三亿论文网

 课题研究现状:

  警示性公示语,又称警示语或公安警示语,属于标语中较为特殊的一族群。是提醒人们注意文明、安全的文字语言或图像标识,比如“过马路注意”、“严禁攀摘花木”等。警示性公示语是提醒公众注意潜在危险、及早采取预防措施的公示语。作为一种语类,警示性公示语具有简洁,明了,抢眼的效果,更显示了它们呼吁和号召的力量。警示语往往以其使用场合分为防盗警示语,交通安全警示语,环保警示语,文明警示语,校园安全警示语,产品警示语。 吕和发于《公示语汉英翻译》一书中提出“警示性公示语经常与橙黄色几何图形标志出现在公共场合,以提醒公众对潜在危险的注意、及早采取预防措施,避免不必要的财产或生命损失”。张宏在《警示语英译的问题与对策》一文中引用了Peter Newmark的交际翻译法操作翻译,以解决警示语中出现的误用时态、强行直译等问题,要求译者在必要时能够将原语的异国情调因素转化为非母语读者的语言和文化。钟晓红、杨艳在《关联理论指导下的警示语汉英翻译》一文中引入了Ernst-August Gutt的关联理论翻译研究及其研究成果“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 Cognition and Context”,并提出警示语英译是以交际为最终目的的应用文体翻译,应以读者为出发点,符合语境及英语表达习惯和思维,传达信息,真正达到对外交流和宣传,继而让读者采取行动。鲍成莲在《警示语的“互文性翻译”》一文中提出了“互文性”的翻译方法来解决警示语的翻译问题,倡导译者们触及两文本或多文本间内部和外部的联系及相关性,从表层到深层对原文本进行剖析,嫁接两种文本的语义。并指出,当“互文性”被引进警示语翻译领域时,从一个新的角度对文本的理解进行阐释,突出源语和宿语的更深层的联系,文本间的内在和外在的,本文本和前文本的,语内的和语际的的关系凸显了出来,搭起了文本间的桥梁,疏通了相互间的联系,对警示语的翻译研究起到润滑作用。文永超在《文本类型理论与警示公示语的翻译》一文中提到,警示公示语是一种以感染功能为主的特殊文本,译者要让译文在目的语文化语境中体现感染功能。需要遵循的原则是简练、统一,要与国际接轨,避免生造中式公示语。此外,他指出警示性公示语翻译过程中不光要考虑英汉两种语言的区别,更要考虑文化差异,采取多种译法来适应不同的场合和读者需求,使译文文字简练,语用得体。 与此同时,人们在研究警示语英译时也把目光由对警示语的英译错误分析转向了警示语的具体翻译方法的研究。钟晓红、杨艳在《关联理论指导下的警示语汉英翻译》中提出了直译法—与中文原文的结构近似、适当增减法—保留原警示语的精髓、调整与重构—根据形式上的逻辑关系进行字词句型的调整与重构等研究方法。夏康明在《旅游警示语“功能对等”英译的“借用”策略》中提出了借用英语公示语中“Must+原形动词”结构、“Danger+名词”或“Danger+祈使句”结构、“Caution+名词/名词短语”或“Caution+Mind引出的祈使句”等结构来翻译警示语,这些翻译方法对警示语的翻译规范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综上所述,近年来学者们主要集中于对警示性公示语的翻译错误和方法的研究,相继引入国外专家学者的各种研究理论,并结合汉语的文化习惯,对特定背景和语境下的警示语英译作出了不同的规范指导。然而,对警示语英译分类表达的研究不多,对不同的英文警示词所代表的危险程度研究也还存在着不足。所以本文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着重从不同警示词的使用及其体现的危险程度方面进行研究,以期弥补警示语英译中所存在的不足。 

课题研究目的:

本文通过对警示性公示语特点、分类、强弱程度、错误等方面的研究,旨在分析警示性公示语所体现的危险程度,为国际友人的生活提供更好的指导。警示语的主要目的是增强读者的安全的意识,免遭生命或财产的损失。然而,目前国内很多公共场所的英文警示语还存在着警示词乱用、警示程度与实际危险程度不符等现象。因而本文旨在明确警示性公示语的界定,并通过对警示性公示语危险程度的研究,厘清不同的危险程度所对应的不同语言,以达到公示语中警告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