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三亿论文网 > 免费资料 > 开题报告 > > | 实习报告 | 开题报告 | 写作技巧 | 任务书 | 谢词致谢 | 答辩资料 | 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免费论文

城市景观格局研究

更新时间:2018-09-10来源:www.eeelw.com 责任编辑:三亿论文网

 研究目的和意义:

目的:

    以淮安市为例,在大量搜集淮安市2000——2010年土地利用情况和景观格局演变的数据的基础上,对淮安市2000-2010年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稳定性状况进行研究,为淮安市人地关系的和谐发展给出自己的建议。

意义:

当前城市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地关系发展不均衡。人口日益在城市聚集,城市景观迅速扩张,不断压榨耕地农田甚至是水域,由此带来很多恶性后果,已经是当前人地关系的一大特征。当前全球性的人口、资源、环境等紧迫问题无一不与土地密切相关。土地景观的非正常变化情况已经十分严峻,人类应该认清自己利用土地的方式以及可能产生的后果,寻求可持续发展道路。想要重新审视自身,必须首先对我们生活的土地景观格局变化情况有所了解。当前对城市景观格局稳定性的研究中,从土地利用角度出发的研究并不是很多,大多数还是从环境生态的角度来研究的。

 

课题研究现状:

国内研究进展

国内学者在城市景观格局研究主要始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到目前为止十几年的时间里已经取得了许多重要的进展。例如刘纪远、王秀兰、陈佑启等对中国资源环境遥感宏观调查与动态以及研究方法进行了探讨,总结了我国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的多尺度空间分布特征。陈佑启还探讨了我国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影响的空间建模。俞龙生等人对广州市景观格局的梯度变化进行研究,从而得出研究区景观格局的破碎化趋势,并对当地景观格局变化的特征进行针对性的探讨。王红娟等人基于RS和GIS技术,对东洞庭湖湿地的两期TM影像进行解译分析,表明研究区湿地景观的面积不断减少,景观破碎化程度不断加剧。房緩对天津市湿地景观的变化进行了深入研究,表明湿地景观对于生态安全的重要性并据此构建景观优化模型。

 国外研究进展

国外学者对城市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稳定性研究的时间略早于我国。1995年,国际一个应用分析系统研究所启动了“欧洲与北亚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模型”,促进了全球在人地关系处理方面研究的进展。加拿大的Whito和荷兰的Engelen给予CA模型一定的约束条件,构建基于约束的CA模型,成功模拟城市土地利用变化。Clarke在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支持下,采用GIS和RS等技术手段,建立大型空间数据库,对华盛顿一巴尔迪摩都市区城市增长变化进行模型研究。

 

课题研究主要内容、实施方案及创新点:

本研究的内容与实施方案主要是本文基于2000——2010年淮安市土地利用情况数据,以土地利用的多样性、景观优势度、景观均匀度为三种衡量指数,综合考虑生态系统自我调节的影响以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景观格局变化的分析,对淮安市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的稳定性进行细致的考察,并对研究区生态系统风险指数进行考察,综合考虑后给出淮安市2000—2010年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稳定性的评价。

创新点在于利用景观生态学的方法,从生态学的角度对我们生活的城市及其环境状况、对我们利用土地的方式和环境协调程度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包括土地利用景观类型的数量、各类型所占比例以及土地利用景观多样性等指标。而当前对城市景观格局稳定性的研究中,从土地利用角度出发的研究并不是很多,大多数还是从环境生态的角度来研究的。

 

课题进度安排:

2018.02.10—2018.02.20    确定论文选题,查阅相关资料,对论文研究类容进行详细的理解学习,清楚研究的目的、意义和主要类容。

2018.02.27—2018.03.10    在充分的准备、学习的前提下制定论文的大纲,初步确定研究的框架。并与导师交流,确定论文写作所需要的相关数据类型。

2018.03.13—2018.03.30    主要通过实地调查、政府网站浏览,电话访问等方法获取研究区2000—2010年土地景观类型相关的数据,包括面积百分比等。

2018.04.01—2018.04.15    查阅相关资料,并自己总结评价研究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稳定性相关指标的度量类型和指标量的计算模型。确定采用那些现有的研究成果,主要是用于评价的参考指数。

2018.04.16—2018.04.25    开始论文写作。

2018.05.26—2018.05.03    完成初稿,并提交导师审查,与导师交流,请求批改意见,对论文进行后期修改。

 

主要参考文献:WWw.eEelw.cOm

[1]谢力扎提_哈布尔.吐鲁番市土地利用类型稳定性研究[M].新疆;新疆大学,  2010.

[2]梁友嘉.基于RS和GIS的张掖市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及驱动力[M].北京;中国科学院,2010.

[3]王琳.南通市景观格局与景观生态规划研究[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6.

[4]杨静.保定市土地利用效益评价研究[M].河北;河北农业大学,2006.

[5]彭保发.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的稳定性研究_以常德市为例[M].湖南;湖南文理 学院,2013.

[6]刘纪远.中国资源环境遥感宏观调查与动态研究[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7]陈佑启,Peter H Verbury,徐斌.中国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影响的空间建模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2000, 19 (2):116一127.

[8]俞龙生,符以福,喻怀义,李志琴.快速城市化地区景观格局梯度动态及其城乡融合区特色——以广州市番禺区为[J].2011,22(1):171-180.

[9]王红娟,姜加虎,黄群.东洞庭湖湿地景观变化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7,16(6):732-737.

[10]房媛.天津市湿地景观格局变化及其保护策略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1.

[11]Whlte R, Engelen G. Cellular automata and fraetal urban form: A cellular modeling approaeh to the evolution of urban land-usepattems[J].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 1993(25): 1175-1199

[12]Clark. K.C and Gaydos, L.J. Loose-Coupling a Cellular Automation Model and GIS:Long-term Urban Growth Prediction for San Francisco and Washington/Baltimore,Int_J.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ciences, 1998.12(7):699-714.

[13]CostanzaR,ArgeR,DeGrootR, eta.l The value of theworld′s ecosystem servicesan naturalcapital[J].Nature,1997,387:253-260.

[14]张飞.淮安市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及生态效应[M].淮安;淮阴师范学院,2012.

[15]王慧.南京市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及预测[M].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