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三亿论文网 > 免费资料 > 免费论文 > > | 实习报告 | 开题报告 | 写作技巧 | 任务书 | 谢词致谢 | 答辩资料 | 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免费论文

浅谈音乐教育中创造能力的培养

更新时间:2018-01-23来源:www.eeelw.com 责任编辑:三亿论文网

 内容摘要:生活需要引导,一种朝气蓬勃的气象,构建出令人向往的理想。其中,支撑着人性的发展,能够由内而外,至始由终的迸发出美的信仰。人之所以能够为人,是命运一般天生注定,还是后来不断的积累而成?拥有心智,赋予创造力,在时间长流的实践中不断推陈出新,革命创新;将源源不竭的生命力传承,从而育就了人性,造就了生活的、物质的、精神的美。汇集千万,量变促生质变,万古奔流中音乐产生的创造性如同普罗米修斯手中的火种照亮世界,启蒙智慧。

 

 一、音乐素养

素质教育是教育的本质,道德层次的升华不仅可以提升个人的修养,更能从根本上促进社会的发展,乃至改变某一时代的走向。在音乐教育的漫长道路中,决定命运的根源也深深扎根于音乐素质培养的沃土当中。

    (一)音乐素养简述

21世纪是教育的世纪,人才是最炙手可热的生产资料。正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资料水平的高低决定生产成果的好坏。映射在音乐人的身影上,音乐创造的优劣则不仅仅是由器乐配合,五线谱曲等外化性的表现所片面决定的,更体现在创作者内在的沉淀上,这便是由日积月累的音乐素养所贯彻始终的。

音乐素养是学习音乐的综合素质教育,是系统化的体现,融合读谱、视唱、听音、节奏、和声、写作、欣赏等音乐基础,进而多位一体化。以此为基础,衍生化发展,涉猎多领域,积累成果;从而促进音乐从事者在实践中出真知,脚踏实地,增强对音乐的感悟、理解,丰富创造。

    (二)音乐素养作用个体的发展

提高个人音乐水平,需要率先着眼于个人音乐素养的培养。将音乐整体的拆分,会发现,在系统化的理论教育成形之前,关于音乐的潜移默化早已存在。幼儿时期的胎教韵律,劳动生产中的特色号子等都生动鲜明的体现了音乐对于个体单元的作用力。这种作用力,用以解释则是“素养”,音乐对于精神力的促进表现。

音乐教育促进情感教育,促进情感的表现,情感的动容反作用于素质化的提升,丰富内在世界,催生创造力的多样。音乐为动力,形成感染力,将暗藏于表型下的灵魂意识彼此联系,推动普遍意识,催生个性。这统领于艺术范畴的美育方面,藉由艺术性的素养培养增强个体的德智体美发展水平,增强心理素质,提升文化水准,全面开发“三商”,培养高尚的品格。

音乐艺术培养个人艺术技能,提升个人的感知力,进而培养创造力。同时音乐的独特魅力所带来的素养教育能提升个体对于内外欣赏的能力,产生超越时空的共鸣,从本质上得以体现一种精神的净化过程。

    (三)音乐素养作用整体的发展

音乐艺术在社会意识形态方面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音乐艺术与其它类型的艺术形式具有一定的共性,都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音乐艺术在特定的时期中发展多多少少会被当时的政治环境、经济条件以及文化形态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从某个方面来理解,我们可以将音乐艺术作为一种对特定时期社会意识形态的缩影。

音乐艺术在社会精神方面具有一定的陶冶功能。音乐艺术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它在社会精神方面的陶冶性所体现出来的,音乐艺术是一种听觉上的盛宴,会给人们的精神带来一定的冲击,而音乐的主要功能通常是由听众的聆听所实现的,它能够给人们带来一种精神上的共鸣,帮助人们平复波澜起伏的心情,使人们的社会精神层次得到质的改善。而实际上,音乐艺术也可以被作为是人类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必然产物,它能够对人类社会精神的陶冶带来一定的推动力。

    二、创造力的重要性

发展是一个持续的螺旋向上变化的过程,其中的重要助推力就是生生不息的创造力。

所谓的创造力,它是任何发明得以实现的基本要素,同时也是驱动任何一个国家不断向前的主要力量。我们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一部创造性思维实践,创造力发挥的历史。

那么,什么才是创造力?

从宏观层面上来理解,创造是一种人类特有的能力,它是人们在对问题进行解决以及探索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创造性特征,是在具体目标的驱动之下,使用自己已掌握的一切信息及知识,将内部想象力充分进行发挥,从而迸发出一些有别于常规操作并且具有巨大社会价值的能力,它是在创造性思维的基础上产生的。换句话说,创造力实际上也是一种敢于创新、乐于挑战的能力。

创造力简单的可以归结于一个“敢”字。敢想、敢说,敢做才有创造。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苛求结论,是保证创造性思维有效运行,保持正确性的重要保障。创造力不止于“敢”,也在乎“细”。于细节处甄求完善,要求严丝合缝,不容一丁点儿的瑕疵。

看是苛责,却是对人性的负责,对个体同整体协同发展的完善要求。注重创造力培养,未来才会充满希望。

三、创造力于音乐发展的作用力

如果想要想要很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就必需要有相对应适合的方法,想要要学生能够创造个性的音乐,就必需让他们自主思考,去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得到充分激发。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必须重点关注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方式以及途径。

1、首先要学会思考。

在音乐教学的过程当中,首先要告诉学生正确的音乐理念和创造含义,要引导他们或者让他们知道,为什么创作?如何去创作?在字面意义上说,创造这个词是有广泛含义的,我认为他是指一切具有创造性的音乐实践性活动过程。比如说:给学生一些特定的乐器,简单的乐器,让他们自己打节奏,又或者给学生几个音,让他们编出一组简单的音组,来比一比谁写的更好听,还可以让他们相互合作,相互沟通,来一起写出更加全面、优美的曲子。当然是前题是要简单,由简到难。我觉得对于教师来说这些活动的意义不在于学生体验的过程和结果,要让他们知道创作的快乐,并乐于其中。这样才是让其拥有自主创作的兴趣的核心。在以后的学习进程中,学生才能自己开始创作,敢于创作,乐于创作,所以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就算学生出现消极,形式单一的问题,要懂得鼓励他们,多做引导,而不是把所谓正确的直接灌输给学生,要把创造力惯穿在整个教学当中。

2、要提升勇气,敢于创新。

任何创新力的出现以及发展都是在一个自由、自主且轻松的环境中实现的。所谓的自由自主,主要是指尽可能不要对学生进行过多的行为约束以及思维约束,充分提供展现自我的机会,为学生创造一种轻松、自主、愉快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进行音乐学习的这些时间里,消除怕困难、怕吃苦的心理,对学生进行激励、帮助,引导学生走向正规,并鼓励他们大胆进行练习与尝试,充分发挥自身想象力及发散性思维,使脑海中的想象空间无限扩大。创造意识的形成必须基于学生的自我表现以及自我认可,通过创造性的方式对内心的情感以及在音乐方面的认知进行表达,具体可以借助音乐教学的多元化方式来激发学生想象力的生成,大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让他们快速成长。

3、提高情商,帮助创新。

丰富的情感有助于艺术创作,这一点在音乐创作方面也能体现出来,好的音乐可以引导、改变人类的情感。比如说:二泉映月这首歌,在话剧适合的节点中引用往往能起到催人泪下的效果。又比如说:国歌在奥运在领奖台上演出,能激起国人激动的心情,这个就是音乐与感情的联系,有丰富的感情,才能理解歌曲的含义,反之,有丰富细腻的感情,也能创造出美妙无比的音乐,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要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情商,丰富自己的感情,这是十分必要的。在音乐的气氛中,寻找感情自由想象,这样一来学生的想象力将会被激发到极致。我在课堂上让学生们听过魔笛这首歌,学生们有的说听起来心惊肉跳,有的说听起来情绪紧张,也有的说听起来变化莫测,要让学生顺藤摸瓜的找到自己感觉的来源,在哪一个篇章、哪一组音、哪几个音符上,又或者让他们知道什么样的速度,什么样的节奏,才能达到这种效果,从多方位的角度让学生理解音乐的表现手段。由此可见,给学生自由丰富的空间,才能更好的配合感情,激发自己的创造能力。

4、要学会点燃学生的学习激情。

    学生的创造力必须在丰富的情感下才能得到提升。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必须充分利用好场景化教学,为学生创设多元化、多方位的学习场景,使学生的学习激情被充分燃起,并与音乐作品之间形成高度的共鸣,埋下一颗推动音乐创作的种子在心中,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教师在情感的表达上要丰富夸张,比如在歌曲《西部放歌》中。在歌曲的开头要讲述陕北景色、广阔、壮观、宏伟要带动学生的情感,首先要感染自己,让自己身处在广阔无垠的黄土高坡,波澜起伏的丘陵,让自己的情绪激动起来,为什么激动?因为我们刚来到这片充满活力,充满激情的土地,干劲儿十足!歌曲一开始“黄土地的儿女哟,跟着那太、阳、走!”高亢的歌声让我们心情久久不能平复,从而带动学生的情绪,歌曲中部是大生产、建设的部分、情绪欢快活泼,学生们要想学好一首歌,就必须要知道歌曲的情感,并且要会表达,要大胆,老师更要大胆更好会表达,这样不但可以给学生树立一个好榜样,更能引导学生,帮助学生,特别是初学者,更能通过模仿来快速入门,快速进步!丰富的表情配合合理到位的情绪,不但可以让学生们知晓情感在歌曲中的重要作用,还能给孩子以后的表演、状态打下良好的基础。多加练习,让其成为一种本能。

    5、善用肢体语言引导教学

    音乐教学活动要能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创造想像的空间,在有教学模板的前提下,可以引用其中对自己教学最有利的部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最重要的是因材施教,下面要说明肢体语言就能很好的体现出来,比如在歌曲《西部放歌》中的“哗啦啦的黄河水”一句,让学生们自己去创造动作,老师可以先引导大家可以用两只手上下相互摆动,又或者全身扭动,模拟水的样子,用拟人的手法让学生自己动脑。

    四、音乐中创造力的现状

    现阶段的音乐教学体系还不是非常完善,首先是因为教育部门和学校对音乐能力的学习,培养不够重视,从事音乐教育的设备不能普及或者完备,音乐教师的人力资源的紧缺,都是影响现阶段音乐发展的阻碍,更是影响音乐创造力的拦路虎,受国家教育体制和家长的思想观念等原因,都认为学习音乐是细枝末节,致使我国音乐艺术教育普遍不理想,国民音乐素质普遍不高,所以,要提高音乐教育的重要性,首先要改变社会对音乐学习的偏见,加速发展音乐艺术教育事业,只有在这种大的,良好的文化氛围的前提下,才能拥有更好更快的发展,学会培养学生创造力,就等于教会了学生自己进步自己发展的奥秘,才能让音乐教育的事业一传十,十传百,代代相承,薪火相传,就等于给音乐注入了无限年轻化的动力或者说持续产生新鲜的血液,让其拥有更多的活力机会和可能性。

    五、音乐教育中创造力的可持续化

1、把音乐与其他艺术有效地融合在一起

音乐这门艺术不仅是实践性的,同时也是综合性的。它的教学科研与各种学科结合在一起展开,例如舞蹈、美术、文学等。引导学生使用灵动的舞姿、美妙的画笔来展现自己对音乐不同的理解。例如,对于同样的一首音乐,科研使用截然不同的方式来进行展现。在具体的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地组合成不同的小组,通过绘画、诗歌、甚至是舞蹈等方式来展现自己对于同样一首音乐的理解,在学生展现完成后,教师应对每一位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对于学生这种结合式的表现模式进行认可。

2、将音乐与其他学科有效地综合在一起

音乐学科在进行教材编制时,其中的内容并不是单纯的音乐之声,它还涉及了很多其它方面的学科,例如韵律操以及广播操等等。在对《可学的羊群》这一课进行讲授时,我们的教学目标不仅为让学生感受到歌曲的优美,更重要的是应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歌曲的主要内涵,了解内蒙古民族地区的生活习惯、风俗特色、舞蹈辅食等等,使学生对内蒙古的大草原充满渴望与向往,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在音乐教育过程中,我们必须尊重音乐学科的多样化、民族化、令活化等特征,设计出大量与学生发展相匹配的教学内容,充分体现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地位,以提升学生创新水平为核心,鼓励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出自己的创造思维以及创造能力。

现代教育理念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了较大的改善,改变了以往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思想,加大了对创新与实践的重视度。创新是任何一个国家发展的灵魂力量,孩子是祖国未来的希望,因此我们必须尊重并开发每一位孩子在创造方面的潜能,在音乐这片广阔美好的蓝天中,带领国家的花朵们自由、快乐地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