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依据:
200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J. M. 库切可谓是南非文坛的怪杰,世界文坛的奇葩。库切的小说结构精致、对话隽永、思辨深邃。他的小说《耻》、《等待野蛮人》、《迈克尔K的生活和时代》等作品曾获得过许多奖项,2003年库切荣膺诺贝尔文学奖。 在 2003 年之前,库切在中国大陆的知名度并不高,国内对他的研究也不多。上个世纪 80 年代,只有非洲文学专家、《世界文学》杂志的资深编辑邵殿生先生对库切进行过跟踪研究。在 2003 年获诺奖之后,库切才得到了国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浙江文艺出版社集中出版其作品的中译本:2004 年春,该社率先出版了五卷本的库切小说文库系列;2006 年出版了库切核心文集,包括库切的六部小说;2009 年该社又出版了《凶年纪事》;2010 年不但翻译出版了库切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之三《夏日》,还出版了库切的两部文学评论集《异乡人的国度》和《内心活动》;2013 年 3 月,该社翻译出版了库切的新作《耶稣的童年》。2010年 11 月 19-21 日库切研究与后殖民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召开,并于 2011 年 5月由武汉大学出版社整理出版了《库切研究与后殖民文学》研讨会文集。国内对于库切及其作品的研究主要聚焦在以下几点:一是后殖民主题。二是小说写作形式方面的研究。主要是以叙事学理论分析库切小说文本叙事策略与叙事特征。三是关注库切小说中的后现代性,从后现代性角度分析阐释库切及其作品。四是从人文关怀和道德伦理的维度进行考量,分析库切对南非种族隔离制度的反思,探讨库切小说中描绘的个人在夹缝求生的精神状态、忏悔和自我救赎,揭示其深切的伦理关怀和哲学、道德思考。此外,还有从生态理论批评视角、库切的动物权利观等方面分析,针对库切小说的某一类人物形象的研究,借鉴弗洛伊德学说进行的解读,从诺贝尔文学奖的价值取向角度进行研究等等,不一而足。相对中国大陆,港台对库切的研究起步得要早一些,一般将库切翻译为柯慈或吉尔,如赖惠云的博士论文《爱其所不能爱:柯慈对于人我关系的伦理观》、王姿文的硕士论文《世事在心:科吉尔的<双面少年>与<少年时>》等。国外对库切及其作品的研究时间更长,视角也更为丰富深入。从上个世纪库切创作伊始的 70 年代起,每年都有评论和介绍文章问世。20 世纪 80 年代就有对库切的研究专著出现,如特里萨道威(Teresa Dovey)的《库切的小说:拉康主义的寓言》(The Novels of J. M. Coetzee: Lacanian Allegories, 1988)等。之后随着库切在国际文坛影响力的增大,20 世纪 90 年代之后又出现了几部关于他的研究专著,如大卫阿特维尔(David Attwell)的《J.M.库切:南非与政治写作》(J. M. Coetzee:South Africa and the Politics of Writing,2005)等等。除这些专著外,还有许多博士论文对库切及其作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国外期刊亦有诸多对库切及其作品进行分析研究的文章。 《青春》是库切创作的四部自传体小说之一,以独特的聚焦模式将我隐身于叙述中。而这种适度的虚构正是为了传达一种更深意义的真实,建议论文可以从叙述人称、时态、主题、话语表达方式等方面来分析该小说较之于传统自传的创新之处以及作者的创作初衷;从《青春》的叙述策略出发,探讨库切在叙述视角、时态运用、场景状态等方面的创作特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