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金币:500 个金币 | 资料包括:完整论文 | ||
转换比率:金额 X 10=金币数量, 例100元=1000金币 | 论文字数:7370 | ||
折扣与优惠:团购最低可5折优惠 - 了解详情 | 论文格式:Word格式(*.doc) |
摘 要:纵观中国小说戏剧史,我们不难发现中国人对大团圆结局的偏爱。作为元代之“一代文学”的元杂剧,依然未摆脱大团圆的叙事方式。文学作品的面世,并非简单地把作者的思想技艺叠加整合,而是一个相当复杂和微妙的心理过程。本文拟从文学心理学这一交叉学科入手,以元杂剧爱情婚姻剧《西厢记》和《潇湘雨》为切入点,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浅析元杂剧爱情婚姻题材大团圆结局的深层心理机制。
关键词:元杂剧;大团圆;文学心理学视角;《西厢记》;《潇湘雨》
艺术是心灵的产物,任何有关文学艺术的研究和表现形式最终致力于给作者和读者带来心灵的冲击,或感同身受、或激发抗争欲望、或在平静心绪中带来自我身心的调和。与此同时,文学与政治相依(新文化运动等革命先导作用),也与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关系密切。文学批评、文本阐释、解构话语等实践也离不开跨学科的交叉融合。学术研究呼唤跨学科交流不仅是由于可以为本领域研究带来“新鲜血液”,也是为更全面的对本学科进行认识、反思的需要。本文拟从文学心理学这一交叉学科入手,探究元杂剧中以爱情、婚姻为描写对象的题材中对大团圆模式的追求,一方面从文学文本本身着眼剖析这一模式带来的舞台效果、文学效果;另一方面从心理学角度入手,剖析这一模式产生的心理效应和社会效应。
一 理论分析 (一)元杂剧爱情婚姻题材“大团圆”结局的研究背景 王国维在《红楼梦评论》中曾云:“吾国人之精神,世间的也,乐天的也,故代表其精神之戏、小说,无往而不着此乐天之色彩:始于悲者终于欢,始于离者终于合,始于困者终于亨。” [1]王国维这句话可谓极其准确地概括了中国古典小说戏剧的结局模式,也就是说自古以来,中国古典小说戏剧创作者对大团圆结局分外偏爱。而在元代特殊的政治局势和思想文化环境下所产生的元杂剧作品中,大团圆结局更是蔚为大观。在郭小转胡海燕的《从蒙古族习俗及文化心理看元杂剧大团结结局》一文中,作者以《全元戏曲》为研究对象,统计表明在有完整故事情节的227篇元杂剧中,以大团圆结局的有191篇。若将这些杂剧分成5类:爱情婚姻剧、神仙道化剧、仕宦人生剧、家庭伦理剧和公案剧,其间的50篇的婚姻爱情剧中,不管是才子佳人的爱情,还是才子与神仙鬼魂的婚爱,亦或才子与歌儿妓女的爱情,无一不是以大团圆结局。[2]这种特殊的文学现象确乎是特定时代各种因素交织在一起共同发生作用的产物。与此同时,这种文学现象的成因引起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和研究。根据葛琦的《元杂剧大团圆结局成因研究述评》一文可以得知,目前已经被学界接受并肯定的大团圆结局的形成原因大体有5种观点,即传统儒释道思想,民族审美心理、民族审美趣味,精神慰藉和心理补偿。[3]本人拟从心理学和文学的交叉领域对元杂剧爱情婚姻题材的大团圆结局进行分析,从而更直观地审视其背后隐藏的深层心理机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