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三亿论文网 > 免费资料 > 写作技巧 > > | 实习报告 | 开题报告 | 写作技巧 | 任务书 | 谢词致谢 | 答辩资料 | 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免费论文

迟子建小说(洗澡叙事)

更新时间:2018-12-05来源:www.eeelw.com 责任编辑:三亿论文网

 迟子建关于洗澡的中短篇小说共有三部,分别是1998年的《清水洗尘》、2010年的《泥霞池》和2016年的《空色林澡屋》。在作者看来,澡盆或许就是与人生相伴的船,因此它给人的是平静和安慰,是心灵的成长与回归。三部作品是相互联系的一个整体,《清水洗尘》是对精神洁净的追求,《泥霞池》是对精神沦陷的救赎,《空色林澡屋》是灵魂深处的回归。总之,这三部作品是按照洁净——污浊——洁净的内在发展顺序形成一个脉络。而形成这样独特的叙事风格的原因,与作家本人的生活经历、社会发展的影响及作家内心的情感与追求密切相关。

 

引言:迟子建作为东北作家群的一员,在当代文坛上有重要的影响,获得了“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冰心散文奖”等重要文学奖项。迟子建从80年代创作开始,至今已有几百万字的作品问世。《清水洗尘》、《泥霞池》和《空色林澡屋》三部作品都聚焦于“洗澡叙事”,内容上兼具地域文化、底层叙事和心灵的救赎与回归。通过对这些作品中的“洗澡叙事”进行研究,探讨洗掉的到底是什么?社会生活中缺少人文关怀,生活到底是为了什么?作家迟子建以她悲悯的情怀、质朴的文字向我们讲述她对生活的理解。

一、迟子建的“洗澡叙事”

(一)《清水洗尘》——对精神洁净的追求

《清水洗尘》在2001年首次出版并荣获第二届鲁迅文学奖,这是作家迟子建关于“洗澡叙事”的第一部短篇小说。小说以礼镇这个小地方的风俗文化为背景,伴随着一位少年的“放水”过程经历心灵的成长。礼镇的人把阴历的腊月二十七定为放水的日子(洗澡的日子),[1:1]住在这里的人每年只能洗这一次澡。因此,洗澡在礼镇这个地方就变得不再普通。天灶虽然只有13岁,但承担家里“放水”这个任务已有5年了。由于洗澡的顺序是由长及幼的,所以天灶从未觉得自己洗过干净的澡,不管别人洗过的水有多么的干净,在天灶的眼里都是那么的污浊不堪。加之天灶的房间每年都被当成家人的浴室,湿浊的空气充斥着房间,这使天灶觉得自己像是睡在猪圈里,心中更加充满了不悦。

《清水洗尘》可以说是现代社会的温情书写,里面有中国儒家传统的孝悌之道。天灶的父亲母亲对奶奶非常孝敬,奶奶的心情似乎牵动着全家人的心情,在见到自己的孙子不愿意就着自己的洗澡水继续洗浴,眼神里透露着格外凄凉的神情。在奶奶的眼里,自己的洗澡水是最干净的,都可以用来养牡丹花,而孙子却嫌弃她,这是多么令人伤心啊!奶奶在小说中就像一个老小孩,透过奶奶的形象,展示了老一辈人对洁净的看重,不光是老人对洁净文明的生活有一份虔诚的渴望,孩子们,同样渴求洁净的生活。正是因为心中有一种追求,所以谁都不愿意在腊月二十七这天将就着“洗浴”。

迟子建的许多作品都用孩子的视角来叙述故事情节,她曾经说过:“童年生活给我的人生和创作都注入了一种活力,我是不由自主地用这种视角来叙述故事的。”[2:3]《清水洗尘》以孩子的视角展现了人性的美好和对生活的感悟,以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在天灶的眼里,过年的许多规矩一点也不好,如焚纸祭祖、磕头拜年等,烧纸把路上的白雪弄得像狗屎一样脏。此外,过年还要忙于各种事务,如拆被、刷墙、糊灯笼、蒸年糕等,把大人孩子们都累得团团转。人们不仅要给屋子除尘,还要给自己“洗尘”。不仅如此,过年还要在半夜过,这简直就是活受罪!这是一个13岁男孩的想法。但是在大人们的眼里,过年虽忙,却不亦乐乎。大人们是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在过年里所做的这些事都是传承下来的礼节,表现了他们对习俗文化的敬重。而对于孩子们来说,玩才是他们最大的乐趣,他们显然不会理解这种传承。但是认为焚纸祭祖破坏了白雪的洁白,却显示出孩子对洁净生活的渴望。

在奶奶、妹妹、妈妈、爸爸和妈妈洗完澡后,天灶执意为自己烧了一锅清水,他不再想将就着别人的洗澡水,决定认真为自己洗一次尘。当天灶坐在属于自己的干净的澡盆水里的时候,天灶是幸福愉悦的,他不再厌倦过年,甚至他在心里期盼过年,他幻想着穿上新衣过除夕夜的场景,幻想着站在同学面前炫耀的场景……通过天灶那充满童真、无邪的眼睛,人们会感受到一位少年心中对大自然的美好感悟和认可。读者体会到礼镇是那样的古朴原始,礼镇的人是那样的清纯可爱,这美好纯净的的一切都那么令人向往。《清水洗尘》是一部充满温情的小说,迟子建把自己对这个世界的温情解读,写进她的小说。她曾经说过:“我觉得整个人类情感普遍还是倾向于温情的,温情是人骨子里的一种情感。”[3:50]

(二)《泥霞池》——对现代“城市文明”的思考

近年来,对底层的人民的关注成为社会的热点,也成为文学关注的热点。现在有很多反映现实的文学作品,但是那些作品仅仅是表现了现代社会的一些现象,而没有对现实生活进行深度的剖析来反映人在这种状态下的心灵变化。作家迟子建的《泥霞池》发表于2010年,这部小说形象地刻画了新世纪中低层人们的生活场景,表现了作家对人性的关怀,与对社会伦理的深切感悟。泥霞池,是一个洗涤污垢的场所,是一个农民工短暂栖息的人生驿站。[5:1]迟子建通过对居住在泥霞池里的人的命运描写,表现了作家对他们命运的惋惜与同情。

《泥霞池》以陈东、小暖为主人公,呈现了这群本来一身清白的人却留下了无法抹去的污垢。泥霞池是沈香琴开设的浴室兼小旅馆,因价格便宜而且提供免费洗衣的服务吸引了一些低收入的外乡人。陈东在小暖的眼里是一个“青苗”,可以说陈东初到泥霞池时是稚嫩与单纯的,他对生活的追求也是简单的,但是泥霞池这个污秽的场所却把这位青年纯洁的心污染了,他目睹了社会的卑污肮脏,渐渐的在昏暗的底层滑下去。他心爱的姑娘“小桃酥”在他的龌龊思想与行为下与他分手。爱情的不如意和肮脏环境的污染,使他走上犯罪的道路。小说里陈东的本质是好的,只是一个肮脏的大环境影响了他,使一个不太成熟的青年迷失自我,自毁前程。迟子建的这部作品不仅表现了人物生活的艰辛与不幸,也对这种不幸的根源做了剖析,表现了作家对缺失的美好人性的呼唤与探寻。

小暖可以说是生活在泥霞池里却失去“自由”的悲剧者。因无意害死丈夫,而被婆婆控制,她将自己的灵魂与肉体都出卖给泥霞池,换来泥霞池的兴隆生意。虽然小暖后来再一次找到自己的爱情,却受到婆婆的百般阻挠,而小暖的意中人也因偷高压线而丧命,丈夫的死刑,意中人的意外丧命,使小暖始终找不到爱情的最终归宿。在小说中,小暖的婆婆沈香琴是道德伦理的破坏者,她帮助别人欺负自己的儿媳妇,只是为了不合逻辑地给儿子复仇,她破坏了小暖的情感,也导致自己和儿子、儿媳妇的悲剧根源,是泥霞池污垢的制造者。

泥霞池里还居住着很多小人物,感情出轨的宋师傅,光头的假和尚,正直的刀条脸,上访的老人……他们的都是下层的小人物,思想境界谈不上有多么高尚,但多是泥霞池的长居顾客,彼此都很熟悉。陈东和小暖是小说主要刻画的人物,通过他们的命运变化正好折射出“泥霞池”这一丰富的内涵。一个原来是泥霞池中最干净、最纯洁的一位青年小伙却在泥霞池这个大环境污染下走上不归路,体现了人在社会风气大环境影响下的变化。二是小暖的生活命运,展现了新时代下女性的悲哀与不幸,和小暖在耿师傅去世与陈东落狱后的精神救赎。

《泥霞池》是作家对现代文明缺失的思考,展现了底层生命的沦陷与救赎,哀叹小人物命运的艰难,小说的情节设置与现实较为一致,体现了作家敏锐的观察力。

(三)《空色林澡屋》——迷失后的精神救赎

《空色林澡屋》发表于2016年,WWw.eeeLw.com是迟子建关于洗澡的一部最新作品,作品充满奇幻朦胧的色彩。以第一人称“我”的叙述,增加作品的真实感与生动性,又以关长河第三人称的讲述,使得作品更真实,更有说服力。但是出人意料的结局却是小说以一种类似传奇的风格结尾,亦真亦假,真假难辨。

静谧幽深的森林,一位带有传奇色彩的女人,空色林澡屋的神秘性,吸引着勘察员们,也迷惑着勘察员们。小说以一位奇特女人的命运变化为叙述中心,命运多舛的女人最后成为疲劳人儿的精神慰藉者,带给他人灵魂的洁净。这位奇特的女人名叫皂娘,在乌玛山区共经历了三个男人。第一个丈夫是乌玛山区林场的工人,因嫌弃皂娘的外表丑陋和一个误会而与皂娘离婚,第一场婚姻的失败给了皂娘沉痛的打击。皂娘的第二个男人是镜子牵的线,这个男人是跑船卖货物的,叫威呼郎,但他有老婆,所以不能娶皂娘。等到了冰雪覆盖大地、河水结冰的时候,这个男人就收船回家了。所以,他们一年的时间有半年是分开的,相伴在一起也只是短短几个月。皂娘期盼着春天,盼着河水解冰,盼着威呼郎的到来。最初的几年皂娘是幸福的,直到她为威呼郎堕胎,眼神里再次流露出凄凉的神情。可是造化弄人,皂娘不仅失去了孩子,威呼郎也因突发脑溢血永远离开了她。看的出来女人是真的爱威呼郎,威呼郎的离世也是皂娘对人生态度的一个转折点。皂娘再次过上一个人的日子,她独自一人打造了一个船型的澡盆,她还学会了制作肥皂并出售,皂娘这个名字也是缘于她制作肥皂这件事。皂娘的第三个男人是一个邮局退休的精神障碍者,名叫老曲。皂娘每次给客人洗澡时都会带上老曲,直到老曲去世。

在皂娘的一生里经历的这三个男人,第一个男人带给她的是精神痛苦,面貌丑陋的人本来就缺乏尊严与安全感,然而她的丈夫却是最厌恶她的那个人。第二个男人带给皂娘幸福,皂娘在第二个男人这里得到的温暖,是她在第一个男人那里从没有拥有过的。第三个男人带给皂娘的是相伴,是精神的守候。

皂娘在经历前两场感情后对人生的态度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她似乎看破红尘,看破这个社会。皂娘经营着“空色林澡屋”却不以它为盈利工具,痛苦疲惫的路人在空色林澡屋经过皂娘从头到脚的洗礼,他们忘却痛苦,忘却疲惫。皂娘洗去的是肉体和灵魂的灰尘,行人在皂娘的船型澡盆里的心理变化,是从一个肮脏的躯体回归到质朴的本性。《空色林澡屋》充满淡淡的禅意,让读者在其中思考灵魂的本质,思考什么是真正的美丽,什么是真正的丑陋。小说中皂娘说:“要说黑,心呆的地方是最黑的,可它不怕黑。它怎么不怕黑呢?它跳,咚咚咚,不停的跳,这样它住的黑屋子就亮了,光也出来了。你不用找光,只要你的心好好的跳,别缩,光就能找你。”[6:17]迟子建通过“洗澡”叙事展现皂娘与路人们在经过灵魂洗涤后,回归到人性中最质朴纯洁的情感。迟子建的创作始终充满爱和温情,她对这种创作风格的追求展现了她对社会的关怀、对芸芸众生的精神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