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片是根据旁白的叙述展开叙事的,因此全然可以当做一个说书人口中的故事,离奇、狗血、毫无意义,这是看客的感觉,但我们在自己生活中也不过是如此,为了专家所谓的养生一天喝八杯水,为了自己喜欢的人费尽心思的去讨好,以为喝八杯水就可以长命百岁了,以为尽力讨好就能永远在一起了,这都是自以为是的事情,没有人跟你签了任何契约,说你这样做就一定会获得好的成果,人人都在告诉你应该怎么做,人人都在告诉你成功的秘诀,人生的经验,那他们自己又过的怎样?谁能听着别人的话去过自己的日子,毫无意义,虚无、空洞。他们只想告诉你那些所谓的经验弥补自我思想的空洞,证明自己生存的价值,我也来过这一遭了,我有点经验想跟你们这些年轻人说一说。但你可能只活在一本书里,再惨一点可能是三流言情作家的短篇小说里,也可能是一个睡觉打呼有梦游症的胖子的梦里,你以为你这样做就可以得到你想要的生活,可在三流言情作家的小说里,你不是主角哪会有那些光环,在胖子的梦里,你可能都没有一个甜甜圈重要。不要为了那些没有从心出发的虚无去做毫无意义的努力,一切的欲望、错综复杂的千头万绪,时刻影响着我们做出自己以为正确的决定,但那不一定就是正确答案,什么是真正正确的谁也不会知道,也可能压根就没有什么正确错误之分,怎样都好。
我们依靠一切我证明自我的存在,各种社交软件,暴露癖似的不停的展露着自己无聊而自以为有趣的日子,抒发着自以为是的做作感情,看见哪个二流明星去世了就发一个蜡烛的表情以示哀悼,看到哪里发生什么爆恐袭击自己内心一声惊叹,可之后呢,谁会把这些东西当作一回事,不过是虚伪的假面。并且在故事最后,他们离奇地死在互相的猜疑之中,而幕后的张先生也始终未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目之所及都是充满暴力、色情、完全不讲逻辑的信息碎片,这本跟我们无关,可不幸的是现在我们不仅在乎这些东西并且完完全全的把这些垃圾放在了心里,影响着我们的判断,让我们骄傲的毫不自知,要么思考国家命运与生命起源,要么整天打开前置摄像头赞叹自己的容颜,你看,生活本来就是这么魔幻现实主义,荒诞狗血、毫无意义。这也是为什么在最后所有人都死了,他们曾经是好人,曾经又是坏人,这些都不重要。然而,也并不是说每一个人都将是像这样的尘埃。这就需要一些钻研的精神。男主落到这服地步还是因为他的理想转变太快,没有过坚持,想以抢劫一劳永逸,现实中这样太不现实,最终只会是害死自己。
在这部影片中,我个人负责了拍摄任务和一部分的后期任务。首先是机器的选择,我们选择了5D2这样一台基础电影机,这台机器在如今很多的好莱坞大片的片场中都有它的身影。例如最新的《疯狂麦克斯》中,在多机位的拍摄过程中,由于它体积小,可以架设在简易的支架上,因此有许多镜头有它进行了分担。它操作简单,参数易于设置,相比尼康相机的摄像功能来说拥有更多的选择。在初期计划中,本来想选择索尼的微单进行拍摄,因为索尼的微单拥有拍摄S-Log这样的灰度视频功能,这意味着拍摄出来的视频拥有更高的宽容度,丢失更少的细节,高光与阴影部分都可以得到更好地保留。但是由于先前没有使用经验,并且器材并不普及,所以最后还是选择了5D2这样的成熟机器。成熟的机器意味着拥有更稳定的使用体验,以及遇到问题以后更多的解决方案。可以说最好地并不是最优的,最稳定才是。这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实践中都是一个重要的启示。
然后再说拍摄工作。可以说难点在于场景的限制。这也是我们探究的课题之一,小场景叙事。本来上我们本来想参考那种密室电影,所有的故事只发生在一个小的区域内,外部的信息不断更新来影响这个区域里的人物。但终究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地方。在考察过后还是选择的江北老浦口火车站,这里断壁残垣,一片破败的景象。我们试图在这种环境下营造出类似于密室的那种与世隔绝的感觉。事实上这部片子的场景不超过30平米,如何将如此狭小的空间营造出大空间的感觉是个难点。这方面我参照了俄罗斯阅兵时转播使用的一种方法。我们每次在电视上看红场阅兵的时候总觉得红场特别大,气势恢宏。然而之前我有幸去俄罗斯旅游,去了红场,让我知道红场其实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顶多也就十个足球场那么大,和天安门广场动辄61个足球场大小相比实在是小得不行。在俄罗斯阅兵的时候为了营造出大场面的效果,转播用了长焦加广角的拍摄手法。广角在拍摄小场景时拥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它可以“欺骗”观众的眼睛,它将视角拉大,让普通人50mm焦距的眼睛拥有了24mm的视野,也就是更广的视野,于是观众可以看到更多的景物。另外多用特写,以长焦的特性将本来狭小的空间进行压缩,让观众分辨不出空间范围。同时,为了追求视角的多样性,我还爬上了危楼拍摄空镜头和大全景,以及将相机背对墙以追求不可能的视角(因为没有监视器的存在,所以在相机背对墙时,我无法看到画面范围以及对焦景深,只能通过一遍又一遍的测试来确定参数,在这个过程中非常耗时耗力。)这也印证了在一些专业流程的电影拍摄中搭设布景的重要性。
当然,拍摄过程也存在问题,我相信这个问题存在于很多拍摄小组中。那就是运动镜头的拍摄。由于并没有太激烈的打斗镜头,因此镜头的抖动会对效果造成很大的影响。事实上不管是使用斯坦尼康还是滑轨都很难解决镜头的抖动问题,连唯一的方法——无人机拍摄,也因为场景过小而无法使用。因此在整个拍摄过程中我们都尽量避免运动镜头的拍摄。
我们在拍摄过程中还遇到了一个以前没遇到过的问题,那就是低温。低温对于锂电池的影响巨大,会导致离子活性降低,说白了就是掉电速度特别快。刚开始拍摄的那几天由于没有经验,只带了五块电池,导致并没有按时完成预定的拍摄任务。后面我们参照了晚上的解决方案,即专业的相机保护壳来保证在拍摄过程中电池的温度不会下降太多。
接下来是后期任务。本片的拍摄工作由于跨越几个月,从冬天到春天,一开始还下着雪到最后树枝萌发新芽,环境一直都在改变,导致了画面的色温照度的不同,由于没有学过系统的电影调色,所以只能摸索着通过Premiere进行修改。我尽量统一了画面的风格,即使成片依然有一些问题。由于工作机的性能有限,没有使用达芬奇之类的专业调色软件。这也引导着我们在以后的创作过程中多多学习。同时,由于在一个拆迁工地拍摄,拍摄的场景一直在变化,所以在成片中也在避免很明显的穿帮镜头。当然穿帮镜头也有,例如下车的场景和后面去后备箱拿东西之后的场景是不同的,这是因为考虑到自然光的变化问题。
总的来说,这是整个大学生涯中拍得质量较高的一部影片,技术要成熟很多,同时风格也独具特色,导演的音乐搭配恰当好处,稳稳把握住了影片的节奏,驱动着这一部黑色幽默电影。当然拍摄过程中遇到的许多问题,都让我们对电影流程有了更深的理解。在现在的电影拍摄过程中,一个剧组宁愿花钱搭设所需要的所有的布景,也不一定愿意去实地实景拍摄,因为实地实景的环境无法控制,一个镜头可能因为不稳定的因素NG无数次,同时搭设布景拍摄也能寻找到任何需要的视角。由于固定在一个地方,也可以避免大规模地移动所有的专业设备。而这一切都是金钱。在电影创作过程中,艺术性固然重要,成本的控制也很重要,而且无时不刻地体现着时间既是金钱的准则。这不光是投资人,也是所有参与者必须遵守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