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是一个人经过很多次练习或重复某一个动作,使这种行为的方式成为一种不需要经过努力就自然而然出现的行为。一个孩子的学业成绩,除了和他的智力有关,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有着不可避免的影响。因此我们应当多多关注现在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及其这方面的深入研究。本文研究了小学生学习习惯的主要构成部分和发展特性,分析了当前小学生学习习惯出现的主要问题及形成原因,并且在此根本上就加强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提出了若干建议。
笔者认为,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形成与发展有以下五个特性,熟悉并剖析这些特性也有助于对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 (一)后天性 人一生下来是没有习惯的,但有研究成果显示一个动作连续做到 21 天以后就会形成习惯。所以学习习惯就是通过后天的多次努力以及强化训练最终形成的一种自觉、稳定和持久的行为倾向,是后天在做同样动作时的本能反应。 (二)指向性 要想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要让学生有指向性地去培养有关这方面的能力,应该去做一些具有高效能的具体的行为,在学习实践中多次强化操练使之能够自动成为一套行为模式。 (三)普遍性 当学生养成某种学习习惯后,他就会在做事情的时候自动把这个习惯带入情境当中,这样解决相关的问题或处理类似的情况就会更容易些,就普遍存在所有的行为中。 (四)内隐性 学习习惯形成也是有一个心理特质过程,久而久之形成了个性的心理特质。习惯是由人的内在心理特质通过一定的外在行为而体现出来的。 (五)稳固性 学习习惯一旦形成以后,能够根据之前的经验泛化到相似的情境里,当困难加强时会自觉地去克服,而且能够持久的保持着。
让小学生养成一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往往会在师生的日常教学活动中形成,但是这一点,很多老师都没有注意到。开展培养小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教师要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要耐心地指导,适当地给予帮助,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小学生有一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就等于找到了如何去学习的方法,这样他们的学习水平也会得到升华。养成一些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重要性,以及目前小学教育中培养小学生学习习惯新出现的问题,这些都启示着我们应当多多关注并重视孩子优良的学习习惯的培养与深入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