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三亿论文网 > 免费资料 > 答辩资料 > > | 实习报告 | 开题报告 | 写作技巧 | 任务书 | 谢词致谢 | 答辩资料 | 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免费论文

教师职业道德与人格魅力

更新时间:2019-04-12来源:www.eeelw.com 责任编辑:佚名

 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小学生品格的形成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些都取决与影响教师人格魅力的因素,这些因素本身就应该是一个教师所具备的素质,其关键就是精通与否。教师人格魅力的影响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它对小学生品格形成有其深远的意义。特别是小学生,他们的品格还没有形成,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对待事物也很肤浅,这就犹如一张白纸一样,等待我们教师的是如何构思,如何定位,如何下笔。这是多么神圣的职责呀,是多么的任重而道远。这就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的任务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这么简单,而是要对每个孩子的人生起到真正的启蒙作用,让他们首先了解自己,认识自己,充实自己,形成独立的个体。

 

教师人格魅力的体现

那么,我们教师的人格魅力是从哪些方面得以体现的呢?我大致总结了如下方面:

(一)教师的人格是前提

我们说人格魅力,这就首先要求我们教师的人格有魅力可言。如果说我们只是给学生传授知识,只是以成绩来衡量一个学生的好坏,不注重培养学生品格的形成,那我们岂不是和呆板的机器一样了。我们要有自己的人格魅力。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的品格修养就体现在平常的教学工作中。

你比如说,我们在正常的课堂教学中,我们的课堂语言是否规范,是否符合小学生的思维习惯,是否容易理解等等。这些无不体现我们教师的人格。我们是孩子的启蒙者,我们就要从孩子的角度出发,设身处地的为他们着想。作为一个教师你如果让孩子去适应你的讲课风格或者语言思维习惯,那我觉得你的品格就不能说是有魅力。不是有句话这么说嘛:“没有不会学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我很认同。特别是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一切都需要你来描绘,而你在没有教给他们如何去做的时候却要求他们去如何做好,这难道是他们的错吗?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成天面对的是孩子,而孩子的模仿行为是他们学习事物的本能。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对孩子起到教育作用,我们的言行举止对学生的教育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示范性,对学生健康成长有着直接的影响力。作为一个品德高尚的教师,应该要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热爱教育,献身教育,甘作人梯的精神;有忠诚事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工作任劳任怨,勤勤恳恳,踏实肯干;是遵纪守法,严于律已,率先垂范,言传身教的典范。其待人接物出于公心,对待权贵子弟不偏爱,对待贫寒学生能同情。这样,才能用无声的行动代替有声的命令,学生才会信服,在他们的心目中教师的形象就显得可亲可敬,教师的人格就会得到尊重和爱戴。

教师要在政治思想、个人品德、价值观念、行为习惯等方面,为学生树立榜样,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知行统一。如果教师要求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自己却不求上进;讲诚实守信,自己却极其虚伪;讲遵纪守法,自己却常常上课迟到早退,这样学生就会怀疑教育和教学的真理性,怀疑教师的人格和修养。教师只有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学生才会有法可效。

下面一则报道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

有一个秋天,北大新学期开始了,一位外地来的年轻学子背着大包小包走进了校园,实在太累了,就把大包小包放在路边。这时正好一位老人迎面走来,年轻学子走上去说:“您能不能替我看一下包呢?”老人爽快地答应了。那位年轻的学子就轻装地去办理各种入学手续。一个多小时以后回来了,老人还在尽职尽责地完成着自己的使命。谢过,两人各自走了。几日后是北大的开学典礼,这位年轻的学子惊讶地发现,主席台上就座的北京大学副校长季羡林先生正是那一天替自己看包的老人。在那一瞬间,这位年轻人的心里是一种怎样的震撼。但在我们听到这个故事之后,却强烈地感觉到:人格,才是最高的学位。

(二)教师的文化知识是基础

教师的人格魅力还体现在他的文化知识中。一个博学的教师是值得学生尊敬的。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作为教师我们不仅仅局限于自己专业的知识领域,更要掌握先进的科学动向,较为宽广的科普知识等。我们只有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领域和学术水平才能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知识需求。

所以,身为人师应紧跟时代步伐,进一步开阔视野,拓宽学习领域,不仅自己所学专业要“精深”,相邻学科也要“广博”,向“博、大、精、深”迈进,真正成为专博相济,一专多能的人。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产生敬重感,自觉自愿地接受教育和指导。只有学生从心底里佩服你,我们绘制蓝图的方案才有根本的保障。

(三)教师的博爱是灵魂

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能教育好孩子。教师的博爱是教师人格的灵魂,以一片爱心研究学生,以正面教育激励学生,以培养目标吸引学生,激励学生,天生我材必有用。教师对学生的爱,不能局限于个别的对象,而是面向全体学生。作为教师应该用满腔的爱感化学生,要因材施教,审视学生之间的差异,激励和保护各类学生的积极性,使优、中、差各类学生都有进步,都能享受成功的喜悦。“爱学生”看似简单的三个字,但是内涵是非常深的,特别是对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我们更应该给他们更多的宠爱,甚至要“溺爱”,不仅要在课堂上关注这些学生,而在课余也要把时间和精力多多放在他们身上,让他们克服自卑心理,培养自信心。当然,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无原则的,而是始终与对学生的严格要求相结合的。要爱中有严,严中有爱,爱而不宠,严而有格,严慈相济,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

如果一个教师不爱自己的学生,师生间缺乏平等的交流与对话,冷漠相处,那么纵使这个老师有再高的才学,也难以培养出优秀的人才。因此,身为教育工作者,应该用自己的一片爱心去教书育人,在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责任感和美感。所谓“教学相长”,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既能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也使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得到不断的提升。

(四)教师敬业精神是保障

不管教师的人格多么有魅力,没有敬业精神一切都是空谈。特别是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教师是一个严峻的考验。这几年社会上对于教师的评价有很多的负面作用,在我们的教师队伍里是有那么一部分人为了自己的经济利益不择手段 ,想方设法地为学生补课,还美名其曰辅导。但是我相信我们绝大部分老师还是敬业的,没有出卖自己的良心,为的还是我们的孩子。

所以,教师的敬业精神是教师人格魅力的保障。教师必须对教学充满热爱之情,具有乐于为人民的教育事业而献身的精神;必须对教育事业充满高度的责任感,兢兢业业,不图名利。教师只有增强教书育人的事业心和荣誉感,才会处理好苦与乐、贡献与报酬的关系,甘心为教育事业献身,体现教师的人格魅力,受到学生的尊重,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也只有那些爱岗敬业的教师才能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播撒爱心,收获希望,享受到受人尊敬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