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三亿论文网 > 免费资料 > 答辩资料 > > | 实习报告 | 开题报告 | 写作技巧 | 任务书 | 谢词致谢 | 答辩资料 | 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免费论文

我国家庭伦理剧发展演变历程

更新时间:2018-11-27来源:www.eeelw.com 责任编辑:三亿论文网

 摘要:本文以1990年至2014年间具有代表性的以婚恋为题材的家庭伦理剧为研究对象,从我国家庭伦理剧的发展演变历程着手,分析女性形象产生的婚姻观的变化。通过分析,本文发现家庭伦理剧中的女性婚姻观存在以下的变化:择偶自主、敢爱敢放、为爱不顾一切、“物质”对婚姻观产生影响、理智看待离婚。本文认为,女性婚姻观的变化与社会息息相关,同时变化的女性婚姻观折射出社会的进步,包括女性社会角色的多样与提升、民众婚姻观念的开放与包容、夫妻平等观念的普及与进步、公众性观念的转变与呈现、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与张扬。

关键词:家庭伦理剧;女性婚姻观;变化;女性意识

 

家庭伦理剧一直是电视荧屏的宠儿,以其自身通俗、日常以及与现实生活接轨等优势吸引了各年龄阶层的观众的目光,它记录了一个家庭乃至多个家庭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刻画了鲜明的人物形象。在一个家庭中,女主人占据重要地位,同样,在家庭伦理剧中,女性形象的刻画也显得尤为重要。自90年代以来,家庭伦理剧刻画的女性形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剧中不仅仅有以夫为天、家庭为重的贤妻良母,也陆续出现了面临困难、背叛在婚姻中进退两难的苦恼女性、在婚姻中面临背叛毅然决然离婚追求新生的敢爱敢恨的果敢女性,甚至将日常生活中爱情至上的“第三者”也搬到了荧屏中。不断发展的家庭伦理剧塑造的女性形象愈发多元化,反映出的各个时代的女性的婚姻观也有很大的变化。

一、“家庭伦理剧”及“婚姻观”的定义和内涵

1、家庭伦理剧的定义及内涵

电视剧与古代说书有异曲同工之妙,它继承了古代说书的灵魂,将故事从说变为声情并茂的演绎。同样的,电视剧走进人们生活中后,也继承了古代茶馆说书的超高人气。如今,电视剧更是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消遣与谈资。电视剧有很多不同的类型,我国著名作家胡辛有这样的观点:“不论东西,不分古今,我以为人类爱听的故事无非两大类:一类是出类拔萃者,即所谓的英雄豪杰名流富贵者的故事;一类是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后一类故事,让受众觉得亲近贴近,没距离,容易引起共鸣”[ 胡辛,《电视剧与小说缘分更深》,《南昌大学学报》,1998年第一期,第86期。],家庭伦理剧正是胡辛教授所说的“后一类故事”。

家庭伦理剧,顾名思义,“是一种以反映社会伦理、道德问题为其主要内容的通俗剧”[ 百度百科,来源于: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dDAE_M6wL1k2ERlYAjhjMrXYDxQJdKEATCwedBW9lGkZgAQZTBPCQ1Efx-qiVY7TSYLdjNamwybTfLsLRfT16a.],学者吕乐平指出:“这一题材类型的电视剧主要以家庭为主要叙事场景,以家庭成员之间、亲属之间的关系和道德情感纠葛为主要表现内容,以揭示相关人物在家庭生活中表现出的文化价值观念和道德境界”[ 吕乐平,《中国家庭伦理题材电视剧的叙事艺术》,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页。]。家庭伦理剧有很多的表现内容,爱情、婚姻、亲情都是家庭伦理剧的叙事题材,其中,婚姻作为家庭形成的基础,是家庭伦理剧中比重最大、表现最多的题材,它是以家庭中夫妻的婚姻生活为主要表现素材。简单来说,家庭伦理剧就是描述一个或几个家庭生活中的柴米油盐的点滴以及在琐事中存在的情感纠葛,将普通人的家庭生活搬上大荧幕。

自古以来,中国一直遵循孔孟之道,孟子认为:“君臣之间有礼义之道,故应忠;父子之间有尊卑之序,故应孝,兄弟手足之间乃骨肉至亲,故应悌;夫妻之间挚爱而又内外有别,故应忍;朋友之间有诚信之德,故应善。”[ 百度百科,“三纲五常” 来源于: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yogVT-ZNIDCJwFP42JABrg7uWgltielEo1Ih66zVYGL0OadjacuZ0tMYPyistLG5tVvtELyyAWd5nn8D3c6GS_.]即“五常”,“五常”中涵盖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这五种人伦关系,其中,父子、兄弟、夫妇都处于家庭范畴之内。由此可见,整个社会都处于家庭的基础之上,所以在影视作品中,家庭伦理一直占据比较大的比重,而家庭伦理剧的人气更是居高不下。由“小家”衍生至“大家”,由“片面”折射社会这个“全面”,家庭伦理剧通过荧幕呈现达到了抒写现实、照亮人的内心以及提升人的伦理道德的目的。

2、“婚姻观”的定义与内涵 

婚姻观,简而言之,是“人们对于婚姻问题的基本认识和态度”[ 徐少锦、温克勤:《伦理百科辞典》,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8年版,第999页。],是“价值观在婚姻问题上的具体体现,包括择偶观、生育观、夫妻关系、离婚观等观念。”[ 吴诗池、李秀治:《中国人的婚姻观与婚俗》,厦门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页。]它直接影响着人们在婚姻中的行为。我国正处于高速发展的时代,婚姻观随着商品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在不断变化。传统婚姻观遭受西方思想和国内先进思想的冲击,衍生了不一样的婚姻观。

婚姻观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它只是人们脑海里的一种观念。每个人大脑中的思维构造都不一样,所以在此基础上衍生出来的婚姻观也大不相同。看似虚无的观念其实影响力颇为深刻,它影响甚至决定了男女双方是否能够走进婚姻的殿堂。成功的婚姻往往与良好的婚姻观相辅相成,失败的婚姻也与不良的婚姻观有一定的关系。电视剧并不能展现抽象的东西,而没有实体的婚姻观只有行为才能彰显,所以家庭伦理剧通过故事情节的发展、人物形象的塑造来间接呈现故事中女主人公的婚姻观。

二、我国家庭伦理剧发展演变历程

虽然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期,我国电视剧就已经诞生,但是直到80年代,我国电视剧才逐渐兴起。而90年代初,在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之下,我国电视剧文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变化的浪潮中,家庭伦理剧经过一系列的调整,凭借其独一无二的真实性独占鳌头。从初步成型到稳步发展再到兴盛,家庭伦理剧在短短的十几年间经历了蜕变,成为电视剧市场一块永不褪色的“金字招牌”。

1、初步成型期(80年代-1990年)

80年代初,电视剧市场上还没有出现长篇连续剧的身影,WWw.eEELW.COM《女友》、《洞房》等短篇电视剧凭借其短小精悍的魅力在民众中引起热议;长篇电视剧出现之后,家庭伦理剧也以其独特魅力吸引了大众的眼球;80年代末,《篱笆女人和狗》引领了收视热潮,为民众展现了改革开放带来的社会变化。

90年代初,改革开放初具成效,人们面对一天一个新面貌的社会有些束手无策,无措的内心需要情感的注入,这时,《渴望》应运而生,正式拉开了大型家庭伦理剧在电视剧市场上的大幕。《渴望》符合家庭伦理剧的一贯套路:以“家”为情节的依托,以生动的情节为线索的纽带,以纠结的情感线索为刻画人物的伏笔,在表现伦理与人文关怀的同时将发生在“四合院”与“小洋楼”之间的悲欢离合娓娓道来。由于题材的新颖、表现视角的独特,一时间,《渴望》势头无人可挡、一枝独秀,其所归属的家庭伦理剧也开始在电视剧市场上崭露头角。

2、稳步成长期(1991年-1999年)

家庭伦理剧取材于社会真实,毫不夸张地说,社会变化决定了家庭伦理剧的走向。1992年-1999年间,改革开放十余年,人们的生活较之以前有了质一般的飞跃,信息开始变得多元化,此时的家庭伦理剧“更多地把重心横移到个体婚姻的狭小空间中,有着明显向内转、私密化的趋势。对人伦亲情、两性关系、婚姻质量、家庭责任的关注明显超过对社会历史宏观问题的揭示与表现”[ 戴清,《人伦之和的主调与变奏》,《当代电影》,2005年第2期,119页。]。《过把瘾》、《牵手》正是此时广受好评的电视剧,这类电视剧流露出对真情的渴望以及对传统道德回归的向往,在成型期的家庭伦理剧的基础之上有了新的突破。

3、兴盛期(2000年-至今)

步入兴盛期,家庭伦理剧的发展进入百花齐放的阶段。在不同作品的累积之下,此阶段的家庭伦理剧逐渐走向成熟。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家庭伦理剧不再聚焦于社会斗争,而是更加注重普通人之间关系的变化,为我们展示了具有社会属性的人在社会的影响下的生活经历,从而引发受众对于当下生活变化的思考。

百花齐放意味着竞争激烈,这就要求每部作品都有自己不一样的视角,不断创新,同时也不能摒弃家庭伦理剧一贯以来的优秀传统。新世纪开篇之后,涉案剧止步于黄金档、红色剧尺度如何把握有待商榷、偶像剧“王子灰姑娘”的模式千篇一律,其他剧种发展的瓶颈给了家庭伦理剧一个很好的契机。家庭伦理剧凭借其叙事的生动性、素材的真实性活跃在荧幕之上,此时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的有《激情燃烧的岁月》、《新结婚时代》、《金婚》、《裸婚时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