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三亿论文网 > 免费资料 > 开题报告 > > | 实习报告 | 开题报告 | 写作技巧 | 任务书 | 谢词致谢 | 答辩资料 | 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免费论文

100年汉语新词新语大辞典

更新时间:2019-06-12来源:www.eeelw.com 责任编辑:佚名

 课题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语言,像文化一样很少是自给自足的。交际的需要使说一种语言的人和说临近语言的或文化上占优势的语言的人发生直接或间接的接触。”(萨丕尔)语言作为一种交际工具,必然会在不同民族的贸易往来、文化交流、战争移民等等过程中相互接触。这种相互接触的结果会涉及到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的各个层面。而词汇作为各语言要素中最活跃的部分,受到的影响可以说是最显著。任何一个民族在其发展的过程中,都不可能是完全独立的,封闭的。几乎每种语言中都包含着一定数量的外来词。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同时是最古老的语言之一,吸收外来词的历史也相当久远。但对于外来词专门的研究起步还是较晚的。

汉语曾用过“译语”、“译名”、“译词”、“外来语”等来指称过外来词。近代对于外来词的界定可以说应该是从“外来语”开始,“外来语”一词是从日语借来的。最早是由国学大师章太炎提出,但在当时并没有引起学界的重视。1934年,陈望道先生又重提“外来语”这一概念,并在文法革新讨论中多次提及,汉语“外来语”概念才正式形成。到了20世纪50年代,随着“词”的概念在汉语中的确立。“外来语”也开始被“外来词”这一术语取代。

关于外来词的历史分期学界众说纷纭。目前出现了几种观点。一种是二分说,该观点认为古代汉语外来词的吸收和形成始于汉或汉魏,对中古和近代不做详细划分。如袁彩云(2006)认为汉语吸收外来词的时间开始于汉代,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大量外来概念和词语进入汉语的第一个高潮时期。鉴于二分法对于汉语外来词的研究划分时间过于笼统,王力先生(1982)明确对汉语外来词的历史时期进行了三分。他认为第一个时期是受北方民族与西域影响的汉代;第二个时期是以印度影响为主的东汉以后至鸦片战争以前;第三个时期是鸦片战争以后,以西洋文化、科学、技术的影响为主。其后还有诸如周国光(1986)、梁晓红(1994)、宋培杰(2009)等学者都持三分法的态度。就目前对于汉语外来词历史时期的分类,学界大多遵循王力先生的标准。只不过对是否把现代汉语时期置于历史分期中,仍有一定的分歧。如梁晓红认为第三期只到明清。还有学者认为第一期的开端只在汉代,还有的认为第一期的开端是汉至唐的一整段历史时期。可见,三分说内部也有一定的分歧。由于汉语外来词的历史久远,且随着学界对于汉语外来词的研究不断升入。又有学者陆续提出的了四分说、五分说、六分说。较早的学者有苏新春(1994)提出的汉语外来词出现的四次高潮:一是古代佛教传入时期,二是近代西学东渐-鸦片战争-五四运动时期,三是五四运动-新中国成立,四是当代改革开放时期,即新中国成立至今。纵观这些已有的历史分期,从“二分”到“六分”划分过程,我们可以看出学界对外来词的研究和认识逐渐细化,同时也可以发现虽然各家观点不尽相同,但是内部的分期观点又有所交叉。与此同时,学界对于外来词内部系统也展开了深入研究。首先,在研究过程中涉及到了对于外来词的界定问题,这方面,学界较突出的有两大问题:一是意译词是否属于外来词,二是日语借词。很多学者认为意译词不是外来词,如孙常旭的《汉语词汇》、王力的《汉语词汇发展史》以及胡裕树、黄伯荣等人分别主编的《现代汉语》教材都持这种观点。可见,大多数学者都持这个观点。他们大多认为意译词只是借用了外语词汇的意义,而用汉语的构词法和构词材料组成所以不应该算是外来词,充其量只能算是词义受到了外族语的影响。但是近年来,也有学者认为应该将意译词归入汉语外来词中,如葛本仪在《汉语词汇研究》中就指出,没有理由将意译词排除在外来词的范围之外。持这种观点的学者主要是从词义的来源来看的。同时,学界对于日语借词的问题也曾展开过很多讨论,分歧的症结也是因为这类词的书写形式和汉语相同。由此,史有为在《汉语外来词》中提出:“日语外来词不管是意译还是新创,‘版权’都在日方。进入汉语后理应认为是一种借用,不过主要是借形借义,因此可以认为是一种特殊的外来词。”其次对外来词内部系统研究以研究特定历史阶段为主,如辽宁师范大学的系列研究《清代外来词研究》(张琢)、《宋代外来词研究》(孙菲菲)、《明代外来词研究》(刘玲玲)、《汉代外来词研究》(董明明)等,从外来词的来源、构成方式和语义类别入手,概括出了汉语外来词的特点,并深入探讨了对现代汉语词汇系统的影响。但是从总的词汇学研究发展来看,学界对于外来词研究这方面还是不够充分的,尤其是对某一特定历史阶段的外来词所进行的系统研究仍然不够充分。关于本课题所涉及到的1912-1949年的汉语外来词,学界的探讨主要集中于该历史阶段中最具意义的五·四时期的外来词,如李方晓的《“五·四”时期汉语外来词研究》、梁盟的《《新青年》中的外来词研究》,但对于整个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外来词研究不多。

总的来说,我国对于汉语外来词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厚的成果,对一些有争议的问题也展开了充分的讨论,但仍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汉语外来词是汉语词汇中十分特殊的一个部分,对此展开的研究不仅能够对汉语外来词进行系统的描写,同时也可以从中把握中外文化的交流,同时也可以看到汉族同少数民族的文化交流的历史,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2.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外来词承载着外来文化。研究1912-1949年间所产生的外来词,不但可以了解其在汉语的发展演变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分析其对现代汉语产生的深远影响,还有助于我们了解从辛亥革命后到新中国成立这段重大的历史时期,中外在社会生活的各方面的交流情况。同时,分析外来词的构成方式以及对冗余外来词的取舍也为现阶段外来词的吸收和创制提供了借鉴。

 

3. 参考文献  

[1]曹炜. 再论现代汉语外来词 [J].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01).

[2]高娜,图雅.现代汉语外来词的特点[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01).

[3]葛本仪.现代汉语词汇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

[4]韩淑红.汉语外来词研究论略[J]. 宁夏社会科学,2014(06). 

[5]韩淑红.汉语外来词历史分期研究综述[J].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03). 

[6]胡正茂.汉语外来词:界定、时段及译介特征[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4(06). 

[7]黄伯荣,廖旭东主编.现代汉语(增订五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8]李方晓.“五·四”时期汉语外来词研究[D]. 辽宁:辽宁师范大学,2013.

[9]李娜,王琳.民国时期新外来词研究——兼对《汉语大词典》的补充[J].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 (02).

[10]李文平. 汉语外来词古今比较与反思[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03) .

[11]李彦洁. 现代汉语外来词发展研究[D].山东:山东大学,2006.

[12]刘明月.《现代汉语词典》(第5、6版)外来词研究[D]. 辽宁:辽宁师范大学,2014.

[13]马丽. 现代汉语外来词研究综述[D]. 吉林:东北师范大学,2010.

[14]史有为.汉语外来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15]史有为.异文化的使者——外来词[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

[16]宋扬. 外来词的范围及定义之我见[J].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04).

[17]宋子然主编.100年汉语新词新语大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5.

[18]王浩.意译词归属问题研究[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02).

[19]王力.汉语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80.

[20]王文琦.晚清外来词发展研究[D].陕西:陕西师范大学,2012.

[21]叶蜚声,徐通锵著 王洪君、李娟修订.语言学纲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22]尹东阳.民国时期《新女性》杂志词汇研究 [D]. 河北大学. 2013.

[23]张香红. 英语外来词对现代汉语的影响 [D]. 辽宁师范大学,2005.

[24]张珍. 《新青年》外来词研究[D]. 河北:河北大学,2014.

[25]张琢.清代外来词研究[D]. 辽宁:辽宁师范大学,2013.

[26]赵焱.汉语外来词的历史发展、现状及其规范[D]. 江苏:苏州大学,2003.

[27]周红红.外来词的界定[A]. 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

[28]周有斌.汉语外来词研究概述[J]. 池州学院学报,2012(05) .

 

     预计解决的难题:

1.本课题须对宋子然主编的《100年汉语新词新语大辞典》中1912-1949年的外来词进行穷尽搜集,分析、归纳出这些外来词的来源语种、构成方式和语义类别。 

2.分析1912-1949年间汉语外来词的特点,探讨其对现代汉语词汇系统的影响。

三、课题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研究方法:

1. 整理分析法,对专书中所包括的外来词进行分析,整理归纳出外来词的来源语种、构成方式和语义类别。

2. 文献研究法,对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加深对语言接触与中外文化交流的理解。

 

技术路线:选题—资料搜索—大纲拟定—分析数据—形成毕业论文。

上一篇:楚辞章句
下一篇:关于烹饪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