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三亿论文网 > 免费资料 > 开题报告 > > | 实习报告 | 开题报告 | 写作技巧 | 任务书 | 谢词致谢 | 答辩资料 | 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免费论文

描写爱情婚姻论文开题报告

更新时间:2017-02-21来源:www.eeelw.com 责任编辑:三亿论文网

 一、课题任务与目的

 

王实甫的《西厢记》是一部描写爱情婚姻的典范之作,它所叙述的崔莺莺与张珙之间屡经磨难、终成眷属的爱情模式,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底蕴,具有划时代意义,对后代的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西厢记》中崔莺莺和张珙的爱情继承了传统才子佳人故事的爱情模式,即从一见钟情到历经磨难直至最后的终成眷属,但在继承的同时,又有着突破和发展,其思想内涵上升到了新的高度,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封建社会中门当户对、女子无才便是德、男尊女卑等顽固思想的桎梏。并且,在其经典的爱情模式中设置了一系列生动细致的故事情节,使整个张珙和崔莺莺的爱情故事更加完美和谐,许多细节成为观众喜闻乐见的爱情故事情节,为后代文学作品沿用至今。

《西厢记》无论是其爱情模式,还是故事情节,都成为中国式爱情故事的典型模板,二者相辅相成,充分显示出中国文化的特色。

 

二、调研资料情况

爱情,作为我们人类生活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历来是文学作品中最常反映并讴歌的主题之一。在中国文学史上,“愿普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这一美好的愿望,不知成为多少文学作品的主题。王实甫的《西厢记》便是描绘这一主题最成功的戏剧,称得上是一部爱情婚姻题材的典范之作,它所叙述的崔莺莺与张珙之间屡经磨难、终成眷属的爱情模式,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底蕴,具有划时代意义,对后代的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西厢记》中崔莺莺和张珙的爱情继承了传统才子佳人故事的爱情模式,即从一见钟情到历经磨难直至最后的终成眷属,但在继承的同时,又有着突破和发展,其思想内涵上升到了新的高度,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封建社会中门当户对、女子无才便是德、男尊女卑等顽固思想的桎梏。并且,在其经典的爱情模式中设置了一系列生动细致的故事情节,使整个张珙和崔莺莺的爱情故事更加完美和谐,许多细节成为观众喜闻乐见的爱情故事情节,为后代文学作品沿用至今。

 

三、实施方案

通过相关文献的阅读,资料的整理研究《西厢记》的经典情节爱情模式

 

四、预期结果

王实甫的《西厢记》的成功创作,崔莺莺与张珙之间的爱情之所以能够打动读者和观众,在舞台上演长达几个世纪之久,主要得益于它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在读者和观众内心中产生的共鸣。正是由于崔莺莺和张珙的爱情在继承传统才子佳人爱情模式的同时又有所突破与发展,树立了自由平等的新型婚姻观念,并设置了一系列生动细致、感人肺腑的爱情情节,从而实现了“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这一能代表读者观众意愿的审美理想。

真正的艺术,尤其是优秀的艺术,应是带给受众以快感,并通过快感抵达人的心灵,令读者和观众在愉悦的基础上进而获得认识上的启迪、灵魂的净化和精神的升华,即由快感而产生美感。《西厢记》正是符合这一艺术标准的佳作,既继承了传统才子佳人故事构架,又有自己的突破与发展,并创造性的设置了多处经典的故事情节,其深刻的民族精神内蕴使《西厢记》成为我国戏剧艺术长廊上熠熠生辉一颗明星。

 

五、进度计划

1月中旬-2月初   查阅与课题相关的中英文文献资料; 

2月初-2月底    写开题报告及综述;英文文献的翻译;

2月底 -3月初    完成论文初稿;

3月中旬-4月初   更改初稿,完成二稿;

4月初-4月底     修改二稿,完成三稿;

5月初-5月下旬   毕业论文写作,完成终稿

5月—6月        完成论文,准备答辩。

 

六、参考资料

[1]《西厢记》[M],(明)王实甫著,张燕瑾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2年.

[2]《元杂剧作家的女性意识》[M],张维娟著,中华书局,2007:145—150

[3]《中国历代精品诗词赏析》[M],郑春兴编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6:27—45

[4]《五大名剧论》[M],董每戡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13—20

[5]《明人批评<西厢记>述评》中国古典文学论丛( 第一辑) [M],幺书仪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4:22—56

[6]《王实甫及其西厢记》[M],王万庄著,时代文艺出版社,1990:13—16

[7]《西厢记艺术谈》[M],吴国钦著,广东人民出版社,1983

[8]《论〈西厢记〉》名家解读元曲[M],宋之的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

[9]《元人杂剧与元代社会》[M],幺书仪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34—56

[10]《西厢记选评》[M],李梦生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