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三亿论文网 > 免费资料 > 开题报告 > > | 实习报告 | 开题报告 | 写作技巧 | 任务书 | 谢词致谢 | 答辩资料 | 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免费论文

《成长的烦恼》论文开题报告的写法?

更新时间:2018-01-28来源:www.eeelw.com 责任编辑:三亿论文网

 课题研究现状:

  幽默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可以化解尴尬的氛围,可以促进身心健康等等。对于幽默的研究源远流长,幽默理论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时代。学者们大多从哲学、社会学、美学、人类学、心理学等诸多角度进行研究,一般而言,幽默研究大体可以归入三大理论范畴:社会行为角度的优越/蔑视论,心理分析角度的释放论和心理认知角度的乖讹论。 直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随着语言学的快速发展,学者从语用学、认知语言学等角度对幽默言语进行研究,在这期间出现了许多研究成果。语言学家Grice(1975)在他的著作Logic and Conversation提出了合作原则。他认为人们在谈话中遵守的四项合作原则:量的准则、质的准则、关系准则、方式准则,然而人们在实际言语交际中,并非总是遵守合作原则,出于需要,人们会故意违反合作原则,幽默也就随之产生了。英国语言学家Leech(1983)在Principles of Pragmatics中,从修辞学、语体学的角度出发,提出了礼貌原则,它包括得体准则、慷慨准则、赞誉准则、谦逊准则、一致准则和同情准则。礼貌原则是人们在人际交往中所应该遵守的原则,而情景喜剧中的对话双方,是在打破这些原则的基础上进行交流的,而幽默的效果来源于对这些准则的破坏。1985 年 Raskin 提出的语义脚本理论(SSTH)是第一个言语幽默的语义学理论。他认为幽默是脚本对立的产物,一个完全或部分流畅的文本如果有两个相互对立的脚本就一定会产生幽默。语义脚本对立理论是从语义角度对幽默言语进行语言学研究的重要理论,但从语义角度进行的幽默言语研究只重视语义,而忽视语音、语形、句法和搭配等方面的对立产生的幽默。Sperber&Wilson(1986)在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中提出了关联理论。关联理论被看做是Grice合作原则的深化。Sperber和Wilson认为从语义角度对言语幽默的解释必须要建立在与其他事物的联系之上。关联理论把交流看作是一种认知活动,而为了达到交流的成功,对话双方必须要遵循最佳关联。若听者故意歪曲说者意图而产生误解,就能产生幽默。 国内把英语中的humour首次引入汉语是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1906 年,王国维先生在他的 《静庵文集续编•屈子文学之精神》中,将 humour 译为“欧穆亚”,指的是一种由性格与境遇相待而成的对于人生的态度。首次将 humour 译为“幽默”的则是林语堂先生,他认为幽默与诙谐、滑稽、笑话在某种程度上有着一定的区别,他之所以选择“幽默”是为了强调幽默的深刻内涵和奇妙,说明这种开心是潜移默化、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国内对幽默言语的研究,形成研究规模和方向却是在八十年代末至今。胡范铸(1987)在《幽默语言学》中从修辞学角度分析了幽默言语,并把心理认知引入到幽默言语的分析,与幽默言语构成的形式结合起来进行理论上的阐释。刘乃实(2002)《试析幽默的语用合作原则》中从语用学的合作原则角度对幽默作了探讨。首先讨论了幽默与合作原则的关系。介绍了两种比较有代表性的能够解释这一矛盾的理论。一个是日本语言学家山口的“提及理论” ,另一个是拉斯金的真诚交际与非真诚交际模式的理论以及一套适合于笑话的合作原则。经过分析比较 ,笔者认为后者更具有普遍意义和实用性 ,但仍需进一步完善。情景喜剧作为幽默的最佳载体之一,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不仅赢得了观众的喜爱,也吸引了众多学者在语用学理论框架下研究情景喜剧的幽默言语,并取得了重要的成果。如吴清(2005)《合作原则和情景喜剧中的幽默》中运用格莱斯提出的合作原则,找出了幽默效果是在违反合作原则中的某一原则时产生的;侯晓莹(2007)在《关联理论在情景喜剧中的运用》中作者将关联理论运用到话语分析当中,并利用读者寻找“最佳关联”的心理,引导读者做出错误的关联,建立不正确的语境。等读者根据错误的语境往下推理的时候,作者通过提供新信息、推翻旧假设的方法,否定了读者建立的语境,幽默效果也就随之产生。 综上所述,近年来,中外学者们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切入点探析幽默话语。借助语用学对情景喜剧进行分析,将句子语义与具体语境结合起来, 从而使得人们对影片人物和主题的理解更为透彻,从而更好的可以帮助观众更好的欣赏情景喜剧。 

课题研究目的:

本文针对当前的研究情况,从语用学的角度出发,在已有的幽默理论的基础上,以美国著名情景喜剧《成长的烦恼》为语料,以合作原则、礼貌原则为理论框架,对幽默的内在制笑机制进行尝试性的探讨,旨在希望中国观众可以熟悉一些基本的,可以让他们在理解故事的同时又可以欣赏情景喜剧中幽默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