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三亿论文网 > 免费资料 > 开题报告 > > | 实习报告 | 开题报告 | 写作技巧 | 任务书 | 谢词致谢 | 答辩资料 | 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免费论文

中式英语和中国英语论文开题报告

更新时间:2018-02-10来源:www.eeelw.com 责任编辑:三亿论文网

 课题研究现状: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英语成为当今世界上主要的国际通用语言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广泛使用的语言。随着文化碰撞、不同语言相接触,一批带有地域特征的英语应运而生。“中国英语”和“中国式英语”就是在这一大环境中产生发展起来的两种不同的语言形式。

“中国英语”这一概念由葛传规(1980)最早提出:在旧中国和新中国讲、写英语时都有些我国特有的东西要表达,这些不属于讲英语民族的人所习惯的词语应当称作中国英语。谢之君(1995)认为“中国英语以规范英语为基础,能够进入英语交际,其使用频度和交际效果与使用者的水平有关”。罗运芝(1998)将中国英语简单概括为“载汉语语言特征的英语变体”。

对于“中式英语”这一概念,李文中(1993)指出“中式英语是指中国的英语使用者和学习者由于受到母语的干扰和影响,硬套英语规则和习惯,在英语交际中出现的不合规范英语或不合英语交际习惯的畸形英语”。Joan Pinkham(1998)也对中式英语下了定义:所谓中式英语就是那种畸形的、混合的、既非英语又非汉语的语言文字,也可称其为“具有汉语特色的英语”。

在语言特征对比方面:赵沁沁(2013)指出中式英语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句法错误、词法错误、格式错误。而中国英语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中国地域特色,中国英语的适宜性以及中国文化输出上。徐洁(2010)对中式英语和中国英语二者的实质性区别进行了分析,表述了中国英语的三个特点:词汇数量大且表意准确;有中国民族文化特色;是语言选择顺应语言使用者思维模式以及顺应汉语文化的产物。而“中式英语”区别于“中国英语”,习惯用英语单词搭配中国语法。

中国英语和中式英语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万鹏杰(2005)认为二者都是表达中国特有的事物,具有中国特点,但中国英语属于规范英语,对英语的影响将不断增强;而中式英语是一种畸形语言现象,在对外交际和文化交流中起阻碍作用,这种畸形语言会日趋减少直至消亡。

在成因对比方面:Sol Adler(1980)指出,国内出版的英语书报存在不少中国式英语,其根源就在于作者往往依照汉语的框框来打造英语句子。

姜亚军,杜瑞清(2003)指出,汉语和英语在文字、语法、结构、文化背景等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异,中国的语言习得者在使用英语进行交际时,在语音、词汇或句式的选择上出现差异,也就导致了中国英语现象。Kingsley Bolton(2003)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对中国英语进行了描述性、分析性的研究。他指出,中国英语是以规范英语为核心, 用来表达中国特有的事物与现象的一种英语。它是英语国家使用的英语跟中国特有的社会文化相结合的产物。

对于如何正确对待对待中式英语和中国英语,张毅(2004)指出,中国英语虽不足以成为国别变体,但将是世界英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中国式英语可以是学习的过渡语,但不应是跨文化交际的目标语。丛琳(2009)从中国英语的形成,定义,特点,以及中国英语和中式英语的区别对中国英语进行分析,认为中国英语能反映中国的特色,有利于把中国推向世界,在国际交流中起着积极的作用,值得大家进一步的研究。刘亚娥(2012)指出,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应该通过培养英语思维模式,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等方式杜绝中式英语,克服中式英语的障碍。

    作为一个重要的交际工具,英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正确区分中国英语与中式英语的基础上,全面总结两者语言特征及成因的不同点,帮助英语学习者正确认识和对待英语学习,使用更规范的英语来满足交际需求。 

课题研究目的:

    地道规范的英语表达不仅有助于个人树立良好形象、促进与人交流,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富有民族特色的国家来说,更有助于中国向国际展示中国特色文化。本文从英语翻译的角度入手,旨在区分中式英语和中国英语两个概念,并通过两者语言特征及成因的对比,展示富有中国特色的、能被英语国家所接受的中国英语,帮助读者避免阻碍交流的、不正式的中国式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