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小说略论.doc

资料分类:文史类论文 上传会员:火星人 更新时间:2021-04-17
需要金币500 个金币 资料包括:完整论文 下载论文
转换比率:金额 X 10=金币数量, 例100元=1000金币 论文字数:6562
折扣与优惠:团购最低可5折优惠 - 了解详情 论文格式:Word格式(*.doc)

摘  要:本篇文章主要是对80年代中后期出现的先锋小说和新写实小说中的代表性作品进行简要的概括分析,并探索这两种类型的小说在结构形式与主题意蕴等方面的区别变化,以便更深刻地体会八九十年代作家们的创作风向和思想观念与精神探索。同时攫取一些重点细节深入观察反思,去感悟小说里折射出的现实人生的荒诞和在这种荒诞之下的人性扭曲。

关键词:先锋小说,真实性,客观化叙述,荒诞性

 

80年代中期,在“寻根小说”和“现代派”小说齐头并进锋芒毕露的同时,马原、格非等小说家们也正进行着一种激进且极具探索性质的叙事实践,以此形成“先锋小说”潮流,而在80年代后期较为引人注目的便是“新写实小说”思潮的崛起。这两种文学现象可以说几乎是同时出现的。在八十年代社会文化转型的大背景之下,加上西方现代主义思想的渗透,传统的价值观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产生于同样的社会文化背景之下的先锋小说和新写实小说,二者在观念技巧上却大相径庭。先锋小说是一种探索,极具实验性。它吸收了西方现代主义(包括后现代主义)的观念和技巧,对传统的文学观念和创作原则进行了极大的颠覆,刻意对意识形态进行回避或反叛,同时更加注重自我表现,重视“文体的自觉”,即小说的“虚构性”。新写实小说家则吸收了现实主义客观化的写作方式,以及“先锋小说的平面化、零散化的写作手段”,摒弃了现实主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和先锋派的对现实生活与读者的疏离。在这里,我们将通过一些比较典型的先锋小说作品和新写实小说作品,细致地去分析讨论这一前一后出现的两种文学现象在表层与深层结构等方面的关联与变化。

相关论文资料:
最新评论
上传会员 火星人 对本文的描述:先锋小说对“真实性”的颠覆和自我表达的渴望以及非理性主义的倾向,奠定了先锋小说虚构性的内核。马原的小说《虚构》便是个一目了然的典型。但在这里我们却要来看格非的小说......
发表评论 (我们特别支持正能量传递,您的参与就是我们最好的动力)
注册会员后发表精彩评论奖励积分,积分可以换金币,用于下载需要金币的原创资料。
您的昵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