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金币:1000 个金币 | 资料包括:完整论文 | ||
转换比率:金额 X 10=金币数量, 例100元=1000金币 | 论文字数:10764 | ||
折扣与优惠:团购最低可5折优惠 - 了解详情 | 论文格式:Word格式(*.doc) |
摘要:“红色经典”的概念问题是一个历久弥新的问题,不同学者对这个定义有不同的看法,但“红色经典”这个词的产生是存在一定道理的,“红色”作品可被称之为“经典”的也是这一类作品中颇具代表力并且能被广泛流传的作品,而这个概念之所以能广泛流传正是因为它包含的正确的思想内核。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对于“红色经典”这个概念的形成影响是十分深刻的,并且给它赋予了更有价值的文学使命,那就是为了人民而创作和提供积极阳光的价值观的使命,因此能被称为“红色经典”的文学作品中“十七年文学作品”是最具有代表力的。“红色经典”文学作品所塑造的人物、表现的情节都须是充满了正能量的,它的内容要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用这个概念限定一类文学作品让作家们的创作也有了新的方向,让“红色”文学作品能更深入的以积极的内容和形式来影响大众。 文章主要分为四个大的部分叙述,首先阐明对于“红色经典”概念的界定,其次对于“红色经典”的形成过程简要论述,再对代表“红色经典”的典型著作的特征从主题、人物形象塑造、语言的不同角度进行分析,最后分析八十年代至今人们对于“红色经典”的态度和看法。
关键词:“红色经典”;形成;接受
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 言-1 一、何为“红色经典”-2 (一)学界探讨的“红色经典”-2 (二)从积极的角度定义“红色经典”-3 二、 “红色经典”概念的渐趋形成-5 (一)形成初期-5 (二)概念的渐趋成形-5 (三)概念走向成熟-6 三、 “红色”因素的在作品中的体现-7 (一)“红色经典”文学作品的主题分析-7 1.“英雄斗争”的叙事主题-7 2.“阶级斗争”下的“反抗”主题-7 3. 农村建设主题-8 (二)人物形象塑造的典型特征-8 1.人物性格中的“倔强”-8 2.人物个性中的“反抗特质”-9 3.人物性格的坚韧性-9 (三)作品的语言特色-9 1.口语化的形式特点-9 2.作品语言中的方言色彩-10 四、“红色经典”的传播与接受-11 (一)“红色经典”的逐步传播-11 (二)九十年代以来的“红色经典”浪潮-11 结 论-13 参 考 文 献-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