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三亿论文网 > 免费资料 > 免费论文 > > | 实习报告 | 开题报告 | 写作技巧 | 任务书 | 谢词致谢 | 答辩资料 | 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免费论文

员工持股计划

更新时间:2019-04-19来源:www.eeelw.com 责任编辑:佚名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员工持股计划的研究开始于二十世纪三十年。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对员工持股计划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已做了许多研究,但是对员工持股计划仍有争议且对二者的关系并无一致的观点。

1.国外研究现状

(1)ESOP理论

委托代理理论(1933)由美国经济学家伯利和米恩斯提出,倡导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该理论是建立在非对称信息博弈论的基础上的。如果企业通过获取信息的方式来监督员工,那么这个获取信息的成本是巨大的,而如果企业选择员工持股计划降低员工的道德风险,将员工切身利益与经营绩效联系起来,这样即使信息不对称,员工的道德风险也可以大大降低。因此实行ESOP的企业最大程度地降低信息获取成本与委托代理成本。

马洛斯需求理论(1943)为每个人有五个层次的需求,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而ESOP的实施,一方面能增加企业员工的低层次要求即能够增加员工的收入,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另一方面,由于员工持有企业股票,能够使他们获得主人翁意识,满足他们的高层次需求即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因此,ESOP能对员工起到激励效果,增强员工的积极主动性,从而使企业更有效率和效果地发展和壮大。

1967年,凯尔索正式提出了ESOP的概念,他强调利用该计划,可以实现财富的再分配,减少劳动与资本,即劳动者与资本家之间的冲突。他的ESOP为现代企业发展提供了另外一种发展模式,既促进了企业的发展,又增加了员工的凝聚力与归属感,同时降低了劳动者与资本家的冲突,实现了社会发展与稳定。

(2)员工持股对绩效的影响

Berl和Means(1932)首先指出,在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情况下,没有股权的公司经理与分散的小股东的利益是有潜在冲突的,而随着管理人员股权份额的增加,他们的利益将会与广大股东趋于一致。这将迫使他们积极地为企业服务,其偏离企业利益最大化倾向将会减轻。 

 在国外学者对员工持股计划对企业绩效影响实效检验的文献学习中,Jensen和 Meckling(1976),Mehran和Hamind认为,两者存在正相关关系。Momlk、Shleife和Vishny(1988)认为两者呈分段线性关系或曲线关系。Mcconnell和Servaes(1990)则认为股权激励与企业绩效见之间呈倒U形而非线性关系。Kevin J. Murphy(2000)发现员工持股计划的考核标准影响员工持股计划的试验效果且内部激励更能激励高层管理者。Terry D.Warfield和Qiang Cheng(2005)认为员工持股对企业盈余管理有激励作用。

2. 国内研究现状

(1)ESOP理论

自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进入了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时期,这个根本性的转变从许多方面改变了中国经济结构和企业运行的环境,也对企业内部机制产生了巨大冲击,这是员工持股得以在中

国产生和确立地位的最根本的原因。首先,在所有制理论上的突破为中国股份经济和员工持股的产生创造了前提条件。其次,在收入分配制度上的突破,为个人拥有资本收益提供了依据。经济体制改革以后,为充分动员各种经济资源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在收入分配上改变了单一按劳分配的原则,强调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这是传统理论上的又一大突破,并成为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收入分配制度,推行员工持股制度的重要依据。

80年代中期,一些企业开始进行员工持股的试点。到90年代,随股份合作制的兴起,员工持股逐渐试行于国有中小企业和许多非国有企业。其中,非国有企业产生了显著的经济绩效,这又反过来促进和激励了国有企业的员工持股实践。1992年、1993年分别出台的《股份制企业试点办法》和《公司法》,对员工持股做出了相应的规定。1993年,鉴于员工持股试点中出现的许多不规范的做法和产生的不良影响,政府暂时冻结了企业内部职工股票,同时采取适当措施进行规范。概括起来,与中国经济改革的进程相适应,员工持股在中国的实践是循着股份合作制和股份制(上市公司)两条线索发展起来的。

(2)员工持股对绩效的影响

在影响企业绩效的因素分析中关于股权结构对绩效的影响问题中,张红军(2000)提出两者是显著正相关关系。李维安,李汉军(2006)提出两者呈倒U型关系。何凡(2009)与许建斌(2010)提出监事会人员进行员工持股计划对企业绩有促进作用。

在员工持股比率问题上,李传琪,梁丽萍(2008)则认为员工持股水平在0至7.5%时员工持股与公司业绩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孙堂港(2009)提出只有在4%至7%区间内,公司经营绩效与员工持股比例呈正相关关系。

3.文献综述与发展趋势

造成观点不一致的原因与论证方式、样本数量以及经济环境等因素有关。理论论证是理想化的模型,与实际有一定的差距,但又为案例分析提供了合理假设。对企业选取的样本数量越大,数据选取的年份越多,离真实情况也越近。并且随着市场经济法制的健全和市场经济制度的成熟,对员工持股计划检验也越准确精准。在论文的研究中拟将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对结论的影响,采用适当的数据以及控制变量让结论更切实反映实际。 

综合上述,对员工持股计划与企业绩效关系文献中缺乏对我国特定企业在实行员工持股计划时间段后两者关系的深入探讨。因此本文将弥补这一研究领域的缺陷,特别针对上港集团这一企业实行员工持股计划前后企业绩效的变化来进行分析。在检验中我将对这一企业实行员工持股计划与企业绩效相关性进行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