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省级广播电台生存环境优势分析 1、地域特色鲜明,受众针对性强 省级广播电台在我国广播事业发展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它能够根据地域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宣传,这是省级广播电台一个极为明显的生存优势。这一优势主要体现为地域针对性和受众针对性。 省级广播电台能够准确的把握本土新闻事件、民生热点,并由此辐射到市政动态、经济发展、交通安全以及环境保护等与当地实际相符合的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例如,黑龙江全省有朝鲜族人口两百余万人,大量的朝鲜族人民在工作生活中使用本民族语言,对于汉语的使用并不精通,于是 1963 年开始,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就针对本省这一实际情况,开办了黑龙江朝语广播。在国内各省级广播电台中,这也是唯一面对朝鲜族人民并以朝鲜语进行播报的省级广播电台。朝鲜语广播立足黑龙江,每天以中波、调频、短波等方式播送共计 11 个小时的节目。节目内容包括新闻、专题、文艺、广告等,将时代气息和民族特色相结合,成为国内朝鲜族听众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黑龙江朝语广播充分地利用了黑龙江本土特点,同时也把两百余万朝鲜族人民作为潜在的受众群加以挖掘,体现了强烈受众性考虑。 另外,省级广播电台对与受众的针对性还体现在年龄、职业等方面。今日世界,大部分已开发地区的广播听众,都以较成熟受众为主要听众群。这是基于二战后的出生率激增的婴儿潮的后果,也是近 30 年来人口政策导致出生率下降的结果。[2]在中国,50 岁以上的人口广播收听率达到 52%以上,而 15 到 24 岁之间的青年人广播收听率只有 38%左右。所以省级广播电台在节目类型安排比重方面也会有所侧重。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于 2007 年 10 月 8 日成立龙广乡村台,其主要受众为农民,以“三农”为主要服务对象,针对黑龙江以林业、农耕业主要农业形式的特点,开设相关节目。其覆盖面为黑龙江省全境及吉林、内蒙古部分地区,是目前全国发射功率最大、覆盖范围最广的对农广播。 2、传播及时,时效性强 现如今,传播技术不断发展完善,广播的传播水平也越来越高,人们对新闻的时效性也更加重视。无论是什么形式的新闻媒体,都对新闻的时效性有着强烈的追求,而广播电台则在该方面拥有明显的优势。同纸质媒体相比,广播无需等待排版印刷,能在第一时间播报重要的消息;同电视相比,广播的直播节目相对较多,节目安排或变动更为灵活,在面临突发新闻事件时能短时间内安排插播或直播;同网络相比,广播不被收听工具和所处地点所限制,只要有收音机就能够第一时间接收到消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伊拉克战争的报道 2003 年 2 月 20 日 10 点 40 分 30 秒抢先出第一条消息。[3] 对于省级广播电台来说,台址一般位于本省的省会城市,对于本省内的重大新闻事件,能够以省会城市为中心,在第一时间赶往事件地点进行采访报道,在地理位置上有强烈的优势,相对于国家级媒体的跨省采访报道,省级广播电台有效地减少采访报道手续、节约传播时间,增加时效性。 3、传播成本低,收听成本低 省级广播电台的传播成本也相对其他媒介形式低廉。由于省级广播覆盖面以本省为主,经营和维护成本相对于国家级广播要低很多。同电视相比,广播电台的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一般只需要准备采访机和话筒即可,一般不需要像电视采访一样准备摄像机、三脚架等工具,既节约了人力成本,也节约了价格高昂的采访器材成本。在直播过程中发布新闻时,可以通过电话进行实时连线,避免了记者回到电台后经过编辑录制才能播报。其他媒体,特别是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新闻传播成本往往高于广播 10 倍以上。 受众在收听广播的过程中付出的成本也相对较低,一台收音机的价格一般在几十元左右,同时也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对于有车一族来说,汽车自带的广播功能更加减少收听成本。另外,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手机、电脑、甚至无线耳机等电子设备都植入了收听无线广播的功能,使得收音机也逐步被替代,收听成本更为低廉。 (二)省级广播电台生存环境劣势分析 1、精品节目匮乏,受众流失严重 节目内容是关乎广播电台生存发展重要因素,然而我国省级广播电台在节目内容质量上仍需要进一步提高,特别是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由于经济水平相对落后、思维模式保守等原因,该省的省级广播电台一直无法形成新的广播媒体生命力,从而缺乏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精品节目。很多省级广播电台还依然维持着音乐、广播剧、新闻播报、评书等传统节目形式。辽宁电台生活娱乐频率成功地打造出《娱乐双响炮》这一精品栏目,节目一经推出,就在社会上得到了广泛的好评。在此之后,吉林省台、新疆自治区台、陕西省台等 50 余家省市电台购买了该节目并取得成功。这一现象恰恰能够体现出很多省级广播电台由于缺乏精品节目,需要从其他电台引进精品节目来提高收听率和广告收入。 省级广播电台精品节目的匮乏也是导致广播受众大量流失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广播自身的吸引力无法展示给受众,导致广播给受众留下了“无聊”、“死板”等刻板印象。年轻人由于生长在电视、互联网新兴的时代,会更加愿意接触生动形象的媒介形式,造成广播的受众远远低于电视、互联网受众。 2、新媒体冲击明显,跨界融合缺失 广播在人类媒介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但传统意义上广播只能通过声音进行传播的形式过于单一,与其他媒介形式相比缺乏竞争力。电视的图文并茂以及互联网的强大互动性都是省级广播面临的外界生存环境的劣势。省级广播需要通过跨界融合来弥补自身的不足。跨界融合不仅包括广播与其他媒介形式的融合,也包括其自身作为传媒领域与其他领域的融合,如商业领域、行政领域、公益事业领域等。 省级广播电台与其他媒介形式的融合处于缺失状态。新媒体的发展给广播带来了的巨大冲击,其中手机自媒体的发展使得省级广播受众终端的形式逐渐多样化。在各类型广播收听终端中,车载广播的收听率达到了 35.3%。由于听众在车上收听广播的时间一般比其他终端的收听时间要长,因此,在总收听量中,车上收听量的占比已经跃升为第一位。[4]另外,网络广播的发展也对传统广播带来了冲击。一些广播软件制作出的原创节目获得了大量的听众群,并通过数字化的传播减少了传播成本和外界的干扰,同时听众也能够按照自身的意愿进行节目点播,扩大了受众的选择权,如蜻蜓 FM、荔枝 FM 等。这些新型广播给传统意义上单向传播、无法互动的广播电台的发展带来了压力。 省级广播电台与其他领域的跨界融合也需要加强。信息时代任何领域的发展都需要宣传。媒体应该参与到政府的政策方针、公益事业以及商业的发展的宣传当中。然而广播电台除了新闻报道、广告的形式能够渗透到这些领域以外,并无其他过多的融合,使得省级广播电台错失了很多推动自身发展的机遇。 3、经营模式保守,市场影响力低下 我国省级广播电台的经营模式在长期以来以来都保持着相对单一的状态,即以广告投放为主要收入来源。改革开放初期,广播一度成为商业广告投放的主要媒体。但随着电视的普及以及近年来互联网的发展,广播电台的广告投放量比重大幅减少,这主要是因为电视图文并茂的优势使得广告更加生动、更具吸引力。同时各省级卫视在全国范围内均可以收看,而省级广播电台的传播范围主要是省内,广告的传递效果不及电视广泛。互联网广告最主要的特征之一是更为精准,一方面依靠大数据可以根据不同用户的搜索习惯推送不同类别的广告,使受众目标更加精准;另一方面广告主可根据后台数据统计广告的具体浏览量,从而估算出更为准确的预期效果。与两者相比,传统形式下广播经营模式就显得尤为单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