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依据: 国内外学者们对《喜福会》的研究成果丰硕,虽然视域多样、观点迥异,但大致可以依据其评判态度划分为3个类别:第一类高度褒扬《喜福会》,大都集中于分析小说的主题和内容,这是中西学术界和普通读者的主要态度;第二类谴责谭恩美迎合西方大众的东方主义猎奇心理,在《喜福会》中有意歪曲中国传统文化,树立神秘怪异的中国他者和文明理性的美国主体之间的对立,这是一部分美国华裔男性评论家和中国学者所持的主观、激进的态度;第三类一方面承认谭恩美在《喜福会》中有意强化了中国、中国人和中国文化的他者形象,另一方面又认为《喜福会》反映了中西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因而在一定程度上解构了东方主义,是一部分中国学者较为客观、公允的态度。 总之,目前关于《喜福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作品或作家的文化态度和身份界定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对其译本的研究,而对多译本的比较研究也比较少,所以建议本文可以从译者角度比较不同译者在文学翻译中的介入形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