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生人的精神书写--论徐则臣《耶路撒冷》.doc

资料分类:文学论文 上传会员:火星人 更新时间:2021-04-08
需要金币1000 个金币 资料包括:完整论文,开题报告 下载论文
转换比率:金额 X 10=金币数量, 例100元=1000金币 论文字数:17641
折扣与优惠:团购最低可5折优惠 - 了解详情 论文格式:Word格式(*.doc)

 [摘要]《耶路撒冷》写的是北京与花街之间半路上的人,这些人在花街长大,来到北京,他们已经习惯了城市的生活,再次回到故乡,内心有很多纠结。他们的内心既不安于北京也不安于花街,既不能回到花街,但是在北京又无法得到身份认同。小说聚焦于出生于上个世纪70年代的一代人,选取了典型的代表,关注来往于乡村和城市之间的这一代人的内心,描写了他们不断寻找精神归宿,不断在生活中寻找自己的定位的过程。在结构方面,作者别出心裁地采用“专栏”的形式,将专栏插入到主体叙事中。故事里的几位主人公在感性层面经历着70后生活的同时,专栏则在理性层面探讨70后的心态。采用这样的方式,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70年代生人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洞察,另一方面又可以作为叙事元素推动故事的发展,保持故事的流畅性。

[关键词]《耶路撒冷》;漂泊;徐则臣;七十年代生人; 

 

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1

一、离乡——返乡-1

(一)“到世界去”的向往-1

(二)心灵上的迷失-3

1.“原罪”的 负罪感-3

2.身为异乡人的漂泊感-4

(三)精神的回望-5

1.故乡变化的无奈-5

2.内心的救赎-6

二、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7

(一)初平阳的行走-7

(二)易长安的反叛-8

(三)杨杰的使命-8

三、立体复杂的写作形式-9

(一)人物故事-9

1.相互咬合的锯齿结构-9

2.蛛网似的结构-10

(二)专栏的设置-10

1.主体叙事的外延-10

2.推动叙事的进程-10

四、结语-11

文献综述-13

致谢-15

相关论文资料:
最新评论
上传会员 火星人 对本文的描述:徐则臣的小说一直都在“出走”与“回望”之间游走——“京漂系列”和“花街系列”,他的小说主人公大都在“花街”和北京之间摇摆游荡。而这两个主题在他的新作《耶路撒冷》中......
发表评论 (我们特别支持正能量传递,您的参与就是我们最好的动力)
注册会员后发表精彩评论奖励积分,积分可以换金币,用于下载需要金币的原创资料。
您的昵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