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金币:1000 个金币 | 资料包括:完整论文 | ||
转换比率:金额 X 10=金币数量, 例100元=1000金币 | 论文字数:11831 | ||
折扣与优惠:团购最低可5折优惠 - 了解详情 | 论文格式:Word格式(*.doc) |
摘要:以九一八国难时期报告文学作为文中唯一的研究对象,通过进行全方位的整理与研究来分析它的产生环境及体现的特点和这些报告文学中所蕴含的悲壮的感情基调。目的是来建立关于九一八国难时期报告文学的研究框架,使其受到人们的重视及肯定,彰显这一文学的本体意义和文学史地位。 “九一八”看作是抗日战争起点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概括而言,这一观点是在新史料的发现、全民族抗战理念的确立以及学术研究的不断深入等基础上逐渐慢慢形成的。“九一八国难时期的报告文学”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书上从未出现的文学形态,本文第一部分就该时期报告文学的研究形式和时间进行了厘定,具体而言,是指1931从九一八开始到1945年日本投降期间产生并流行的并以反映抗日为主要内容的报告文学作品的创作,而之所以采用九一八国难时期的报告文学而非常见的抗战文学,一是抗战有着从1931年开始算还是从1937年开始算的争议,另外一方面也是在文学上对“九一八”事件重要性的肯定,把它作为国难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历史符号而不是单一的历史事件,唤起人民的“国家记忆”,让它展示它独特珍贵的价值。 第二部分举例说明九一八国难时期报告文学的叙事特点,与新闻、小说、历史研究、数字统计比较与它们之间的异同之处,以及分析这一时期的报告文学较五四运动后新的时代启蒙内涵。 第三部分是这一时期报告文学蕴含的悲壮基调,描写民族的苦难与抗战实况。同时说明抗日救亡这种顽强坚韧的抵抗精神仍是我们每个中华儿女都要学习和发扬的,也希望世界和平的当代意义。
关键词:九一八国难;报告文学;叙事风格;感情基调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 论-4 一、九一八国难时期报告文学的厘定-5 (一)研究形式-5 (二)研究时间-6 二、九一八国难时期报告文学的特点、时代内涵-7 (一)九一八国难时期报告文学的特点-7 1. 比新闻更深刻、丰富-7 2. 比小说更直接、逼真-7 3. 比历史研究更广泛、形象-8 4. 比数字统计更感性、具体-8 (二)九一八国难时期的报告文学的新启蒙内涵-8 三、九一八国难时期报告文学的悲壮基调及当代意义-11 (一)九一八国难时期报告文学的悲壮基调-11 1. 故土的沦丧和同胞的苦难-11 2. 抨击政府不抵抗,反思民众的麻木-12 (二)九一八国难时期报告文学的当代意义-13 结 语-15 参 考 文 献-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