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儒林外史》与《聊斋志异》中对科举制度批判之异同.docx

资料分类:文学论文 上传会员:吃饭了喊我 更新时间:2022-09-04
需要金币1000 个金币 资料包括:完整论文 下载论文
转换比率:金额 X 10=金币数量, 例100元=1000金币 论文字数:13402
折扣与优惠:团购最低可5折优惠 - 了解详情 论文格式:Word格式(*.doc)

摘要:《聊斋志异》与《儒林外史》是清朝中央集权高度发达时期下的文学作品,并且两者成书时间相距五十年左右,对时代的延续性有一定的保证,在两本书中都描绘了大量的书生形象,这些儒生形象对于科举制度有一定的批判。两本对儒生形象的描绘大致可分为讽刺和赞扬,其中被讽刺的知识分子形象与传统的儒士形象相背离,对于知识分子形象的讽刺,其实质是对于当时科举制度的讽刺;而对于儒士形象的赞扬则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作者的向往,或者说是作者自己心中的真正文人形象,在被赞扬的文人身上也能看到作者自己的身影。此论文主要以两本书中对于知识分子形象的描绘为切入点,以其他能反映对科举制度的批判因素为辅,去探析对蒲松龄和吴敬梓对于科举制度的批判,并分析两者之间的异同。试图将两部作品的研究推向深入,从而把握清朝君主专制制度下的普通文人思想。

关键词  蒲松龄;吴敬梓;科举制度;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  论-1

一、清朝科举制度概述-1

二、吴敬梓与蒲松龄的仕途人生-2

三、《儒林外史》与《聊斋志异》中的书生形象-4

(一)《儒林外史》中的书生形象-4

(二)《聊斋志异》中的书生形象-6

(三)书生形象对科举制度的揭露与批判-7

四、《儒林外史》与《聊斋志异》中的考官形象-8

(一)科举制度中的考官形象-8

(二)通过考官形象对科举制度的揭露与批判-10

五、对科举制度批判的异同-11

(一)作者的态度:讽刺与孤愤-11

(二)批判力度的不同-12

六、《儒林外史》与《聊斋志异》对科举制度批判的意义-13

(一)现世意义-14

(二)后世意义-14

结语-15

参考文献-16

致  谢-17

相关论文资料:
最新评论
上传会员 吃饭了喊我 对本文的描述:其一,通过对清朝时代的认识,对作品创作的大时代有深刻的认识,并且了解当时科举制度的考试范围和用人制度;其二,通过对与科举制度关系紧密的考生和考官,以及作品中的考官......
发表评论 (我们特别支持正能量传递,您的参与就是我们最好的动力)
注册会员后发表精彩评论奖励积分,积分可以换金币,用于下载需要金币的原创资料。
您的昵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