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金币:500 个金币 | 资料包括:完整论文 | ||
转换比率:金额 X 10=金币数量, 例100元=1000金币 | 论文字数:18515 | ||
折扣与优惠:团购最低可5折优惠 - 了解详情 | 论文格式:Word格式(*.doc) |
摘 要:淮海戏是流行于陇海路以南的淮阴地区、连云港市、盐城地区部分县,以及皖东北一带的地方特色戏。淮海戏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与艺术,在戏剧的题材方面也形成了具有地方传统的专门题材。淮海戏的作品中包含着形形色色、大大小小的人物,形成了各式各样鲜明的人物形象。本文通过对淮海戏主要题材中传统剧目中人物形象的研究,希望人们能够进一步对淮海戏相关的经典作品有所了解。 关键词:淮海戏;经典剧目;人物形象
淮海戏经历了上百年的艺术实践与创造,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并且在地方戏中有着其自身的独特地位。在不断的创新与交流之中,淮海戏积累了许多带有自己特色的传统剧目。这些保留下来的传统剧目要么“粗犷豪放”[1](P41),要么“温柔婉约”[1](P41),充分展现了淮海地区人民积极乐观的生活面貌与淳朴的民俗民风。在语言上,淮海戏运用了较多民间俗语,大多采用生活中的语言,“通俗生动、充满生活气息”[2](P252),“具有民间口头文学的特色”[3](P139),流露出地域风采。故事题材上,多是民间平常小事,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同时淮海戏的剧目在人物设定上也更是贴近于生活,让人倍感亲切。 在本文中,我将对淮海戏经典剧目主要戏剧作品中的典型人物形象进行分析研究。在题材方面,我将淮海戏传统剧目分为以下几种主要题材:表现公案戏方面的,如《三拜堂》、《皮秀英四告》等;歌颂清官方面的,如《皮秀英四告》、《包公铡国舅》等;表现爱国主义题材方面的,如《樊梨花》、《大后方》等;表现抗日战争方面的“革命小戏”,如《大后方》、《小板凳》、《三星落》等;表现男女爱情方面的,如《隔墙相会》、《三拜堂》、《豆腐宴》等;表现家庭伦理方面的,如《莲花庵》、《月牙楼》等;表现公社化运动的现代戏,如《借驴》、《十里香》、《拾稖头》等。在淮海戏这些不同题材的剧目中,塑造出了众多不同类型的人物形象。这些既鲜明又真实的人物形象有:女性形象如皮秀英、王婆、赵桂芝等;清官形象如包拯、李贤明、海瑞等;农民形象如刘老汉、双姐、杜老汉等;恋爱中的男女青年形象如李兆庭和冯素贞、王志祥和李秋香、刘双赋和马婵娟等;家庭冲突中的形象如金月亮和江子龙、陶梅和单素珍、樊梨花和薛丁山等;以及革命英雄人物形象如卢开荣、李玉和、杨子荣等。在上述人物形象类型中,塑造的最多、最成功,给观众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以下三种类型:女性形象,清官形象及农民形象。本文即以这三种形象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与研究,借一斑而窥全豹,希望通过对淮海戏经典作品中人物形象的研究,人们能够进一步对淮海戏相关的经典作品有所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