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在大四的上半学期,就已经可以隐隐的感受到毕业带来的巨大压力,毕业论文的编写也是这巨大压力中的一部分。其实把毕业论文说成是压力还不够完全,直到完成论文的今天,我依然认为撰写毕业论文对于我来说也是一种快乐。 这份快乐来源于我对中国传统艺术的热爱,在大三的论文写作上,我就接触到了许许多多的论文题目,对于我来说,每一个题目都有它们独特的魅力,每一个题目对于我来说都是一种挑战,但当我看到周传家老师给出的“三国演义与三国戏”这个题目的时候,我就深深的喜欢上了这个题目 08年年底,我们开始了论文题目拟定工作,我毫不犹豫的选择了“三国演义与三国戏”,首先我在大三的时候已经开始酝酿这篇论文,从研究对象上我选择我们的国粹艺术之一的京剧,并准备了相关了材料;第二,对于传统艺术本身的热爱让我不会再去选择其他题目,即便他们当中有更加适合我的。我始终坚信这篇论文将为我的汉语言学习画上一个完满的句号。 经过2016年的酝酿,2017年初我把我的设想连同计划用开题报告的形式写了出来,当时可以说是信心满满的走上了开题答辩的演讲台,但是等待我的是老师们对于论文本身可行性的质疑。当时的我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足足准备了一个学期的京剧研究在论文还没开始写的时候就被叫停。现实状况告诉我:论文必须推倒!重来! 就在我面临着重头再来的巨大挑战的时候,是周传家老师让我再度找到了方向,他指出把“三国戏”定位在“元杂剧”的身上,老师的指导让我重新找到了方向,于是我鼓起勇气,重新上交了我的开题报告,“从单刀会看三国志演义和三国戏”才成为我论文的最终题目! 有关元杂剧的材料成为我完成论文的重要工具,于是我开始在学校的图书馆,北京的各个图书市场,以及网上收集自己需要的元杂剧材料。材料虽多,但是专论很少,在我收集的专论中,很多都是写元杂剧史的,而对于“三国”剧目的描述可以说是寥寥无几。在不断收集新鲜材料的同时,我又翻阅着《三国演义》和《三国志》这些已经准备好的材料。在三周的时间内我的材料已经基本到齐,我终于站在了论文撰写的起跑线上! 对于论文的写作想法有很多,写论文也是一气呵成,通过不断的对于参考文献的学习,自己对于论文的本身又有了更新的认识,不停变化自己的视角,不停的推敲论文当中的内容,在自己不断探索,不断思考,不断创作之后,一稿终于在一周之后完成,当我把初稿发个老师的时候,是一种说不出的兴奋与喜悦。 两天后我得到了老师的答复,文章的评价可以说很不好,首先是题目不够清晰,与文章的衔接不够密切,内容是一大片,周老师告诉我写文章最最重要的就是纲举目张,让我继续把文章经行删节。对于我来说这又是一次打击,我的许多新的尝试遭到了老师的否定,我的语言也有许多叙述不到位的地方,当看到老师圈出的删掉的自然段时,心里说不出的难受,但是我明白对于论文来讲,周老师所说的都是正确,在这之后,我又努力的翻阅以前看过的资料,重新的整理了我的构思,在原文的基础上做出了大幅度的改动。 “经过调整提炼,眉目比前稿清楚了,论点也比原来鲜明了;但还有枝蔓,不够集中流畅。希望你按照下面的思路,继续梳理,如此几个回合,文章定有长进!”这是周老师对于我二稿的评价,接到这份回复的我鉴定了自己的信心。在那之后,我又与同学们经行了交流,通过邮件,电话的方式与老师研究论文,进一步改进论文的不足。 开学后,我就提前提交了论文的一稿。我知道这个一稿的整体水平一般,因为在写作过程中,我总觉得没有一根清晰的思路。于是,我在一稿过后主动与老师联系,说我的论文情况并且接受老师的修改意见。我开始了对论文的修改与二稿的再次写作。这次比较苦恼,因为一稿中的很多东西被否定了,我的思路又有些乱了,所以在写作上有了时间上的暂停……但我没有放弃,于是,我与同学、朋友交流,加强学习,阅读更多的相关书籍,并且对资料进一步收集与完善。另外,我找到了一份实习工作,于是,时间变得不够用。我一边工作一边写论文,虽然辛苦,但很充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