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地缘政治的涵义 地缘政治学源于政治地理学,1879年德国地理学家拉采尔在《政治地理学》一书中首次提出“国家有机体学说”,后来又提出了“生存空间论”的主张。1917年,瑞典学者契伦在《作为生命形态的国家》中首次提出“地缘政治学”这一新鲜名词。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地缘政治理论日益完善,“海权论”、“陆权论”、“边缘地带论”、“批判性地缘政治”等主要理论也都逐一登场。 对于“地缘政治”的涵义,不同国家、不同时代的地缘政治学家各抒己见,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答案,经笔者归纳,其中的主要观点如下: 美国地缘政治家斯皮克曼认为,地缘政治的涵义之一就是政治地理学的同义语,是地理学的一门分支,用来专门描述个别国家的结构和世界政区的划分[[[1] 尼古拉斯·斯皮克曼.和平地理学[M].商务印书馆,1965.]]。 前苏联地缘学家拉祖瓦耶夫则认为地缘政治学有以下三种涵义:第一,地缘政治学强调把地理和政治联系起来,突出地理对于政治产生的影响;第二,地缘政治学被应用到列强争夺区域和全球利益上来,即国家间竞争;第三,地缘政治学成为一种“实惠”的外交工具,推动了国际大舞台上的权力斗争,它以地理决定论原则为起点,定义外交政策的可能性和优先权[[[2] 拉祖瓦耶夫.论地缘政治学概念[J].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94.]]。 格雷和斯洛恩这样解释地缘政治——一种空间关系与历史成因的理论,因而演绎出各种地理因素与当代及未来政治密切相关的结论。 杰弗里·帕克(Geoffrey Parker)则主张地缘政治的含义指的是“从空间或地理的视角所做的关系的研究”[[[3] Geoffrey Parker.Geopolitics:Past,Present and Future[M].London:Pinter,1998:5.]]。 在国内,陆俊元学者强调地缘政治现实,他认为地缘政治是“政治行为体对地理环境的控制和利用,来实现以权力、利益、安全为核心的特定权利,并借助地理环境展开相互竞争的过程及其形成的空间关系”[[[4] 陆俊元.论地缘政治的本质[N].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6,(4).]]。 通过提炼以上观点,可以得出地缘政治即“地理要素与政治格局相结合,通过地缘影响甚至改变国家的政治行为和战略变更”。
2 课题研究现状 在综合所收集的资料后,笔者得出,wWw.eEelw.cOm目前关于中印边界问题和中印关系的文章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但是从地缘政治视角探析中印边界问题的研究并不多见,相关的研究不能做到完整和全面;同时,一些学者的观点受制于时代和立场,并不客观、准确。
3 选题意义 中印关系的发展离不开两国边界问题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一直以来都是阻碍两国交往的最关键因素。地缘政治因素是一个国家制定安全战略的重要考量依据,国家地缘政治要素、区域地缘政治要素和全球地缘政治要素分别在不同层次上对国家战略施加影响。正如柯林·格雷所指出的,我们能够通过地缘政治的语言来表达国家利益,地理位置及关系一直以来都包含着塑造国家安全政策的逻辑和规律[[[5] Colin S Gray.Geopolitics of Super Power[M].Kentucky:the University Press of Kentucky,1988.69.]]。 本文从地缘政治角度剖析中印边界问题的产生、发展和解决途径,两国大同小异,同样都受到来自地缘政治的影响,都要根据地缘政治制定安全战略,处理两国边界问题。因此,新时期从地缘政治的视角探究中印边界问题拥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理论意义上,中国和印度同为发展中大国,经济发展都乘上了高速列车,两国国土面积合计1258万平方公里,人口总和占全球人口的四成。双边解决好边界遗留问题,不仅对两国非常重要,而且对国际格局影响巨大。如何从地缘政治角度认识和处理边界问题,是摆在两国学者面前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 现实意义上,中印建交已有六十余载,两国关系虽然挫折不断,但仍然取得了不俗的进步,两国经济联系愈加紧密,政治交流不断加深,但边界问题仍然像阴影一般挥之不去,依旧对两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阻碍重重。通过地缘政治研究两国边界问题,提出有可操作性的建议,对于推动中印两国的和平与发展乃至地区、全球的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