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金币:500 个金币 | 资料包括:完整论文 | ||
转换比率:金额 X 10=金币数量, 例100元=1000金币 | 论文字数:14087 | ||
折扣与优惠:团购最低可5折优惠 - 了解详情 | 论文格式:Word格式(*.doc) |
摘要:在本文中,我将探讨戏曲形式改编外国文学戏剧名著问题。文章不仅从社会历史环境及戏曲自身发展需要入手,探讨戏曲改编外国文学戏剧名著的起因,还将总结近年来戏曲在改编外国文学戏剧名著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本文还将目光着眼于改编的方式问题,对改编所采取的“中国化”或“西洋化”样式作出深入探究,与此同时,将从各个剧种、不同风格的改编作品中甄选出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作品,从创作动机和实际呈现上对其进行概括性解读,并结合东西方文化差异、剧种的美学特色、观众的审美习俗等对这些作品改编的得失作出判断和讨论。 关键词:戏曲 外国文学戏剧名著 改编 “中国化” “西洋化” 剧种美学特色 西方演剧观念 审美习俗 表现形式
处在变革动荡中的二十世纪的中国戏剧,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剧目由外国文学戏剧名著改编而来。话剧初生之际,早在文明戏阶段,就有李叔同改编大仲马的《茶花女》、春柳社编演的幕表戏《女律师》和《奥赛罗》。而传统戏曲领域,由外国文学名著和莎翁名剧改编的京剧《黑奴吁天录》、川剧《杀兄夺嫂》等剧目也相继出现。 此后,戏曲舞台上几乎从未间断过对外国文学戏剧名著的改编。除京剧、川剧外,越剧、沪剧、粤剧、湘剧、梆子、丝弦戏也都在这方面做过诸多尝试。就作家作品来看,被改编的作品除莎士比亚剧作较多外,还涉及易卜生、雨果、小仲马、王尔德、契诃夫等知名作家的作品。 进入二十一世纪,外国名著的改编呈现出更加活跃的态势,仅2006年一年,京沪两地的舞台上就上演过《悲惨世界》(中国戏曲学院)、《图兰朵公主》(国家京剧院)、《王子复仇记》(上海京剧院)、《培尔·金特》(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学院)、《春琴传》(浙江小百花剧团)、《心比天高》(浙江省杭州市越剧院)等新近改编的多部大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