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金币:1000 个金币 | 资料包括:完整论文 | ||
转换比率:金额 X 10=金币数量, 例100元=1000金币 | 论文字数:10506 | ||
折扣与优惠:团购最低可5折优惠 - 了解详情 | 论文格式:Word格式(*.doc) |
摘要: 从近几年的消费维权司法实践中,“知假买假”的行为有形成商业化的趋势。以立法背景作为引入,结合广东省的司法裁判标准对“知假买假”者的身份认定及经营者的行为进行分析。由于“知假买假”者的数量远远超过了普通消费者的数量,且令部分经营者成为“弱势群体”,使得理论观念也从对消费者的特殊保护转变到了更为公平地兼顾双方利益。在这个过程中,“同案不同判”问题伴随出现,其形成原因及现实困境亟待立法机关和司法机关的关注,其规制思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全面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尽可能实现消费者利益与经营者利益的均衡。 □□ 关键词:知假买假;同案不同判;惩罚性赔偿
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一、引言-1 二、“知假买假”的争议背景-1 (一)立法概况-1 (二)案件特点-2 (三)惩罚性赔偿的适用问题-2 三、广东省“知假买假”案件的司法裁判标准分析-3 (一)关于“知假买假”的身份认定问题-3 (二)关于经营者的行为是否构成欺诈问题-4 四、广东省“知假买假”案件“同案不同判”的问题分析-5 (一)“同案不同判”问题的形成-5 1.法律思维的差异-5 2.法律漏洞的认定与填补差异-6 (二)“同案不同判”问题的实践现状及困境-6 1.法律解释的运用不规范-6 2.对案例参照回应不积极-7 五、“知假买假”案件“同案不同判”问题的规制思路-7 (一)明确细化法律规则的适用-7 (二)规范法律解释的运用-8 (三)重视类案的判决-8 六、结语-9 注释-10 参考文献-10 致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