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共情能力与童年创伤经历的相关研究.docx

资料分类:高等教育 上传会员:论文不求人 更新时间:2020-09-17
需要金币2000 个金币 资料包括:完整论文 下载论文
转换比率:金额 X 10=金币数量, 例100元=1000金币 论文字数:12424
折扣与优惠:团购最低可5折优惠 - 了解详情 论文格式:Word格式(*.doc)

摘要:大共情,又称同理心,及站在对方立场思考的一种方式。在当今社会中,共情对个体的人际交往和道德品质有着重要影响,甚至关系到下一代的教育问题,近年来逐渐成为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前人研究显示,童年的创伤性经历会给个体成年后的心理健康发展造成不良影响,并阻碍其共情能力的形成和发展。由此出发,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在研究大量国内外有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采用中文版人际反应指针量表和简版儿童期虐待问卷,对以苏州大学为主的212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考察了大学生的共情能力的一般特点和共情能力与童年创伤经历的相关关系。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1)当代大学生总体而言共情能力良好,且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也存在部分维度有所不同,如大学生个人痛苦存在性别差异,大学生的想象能力存在生源地差异,以及同情关心存在父母婚姻状况上的差异等等;

(2)大学生童年创伤经历与其共情能力存在显著的负向相关关系,且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

(3)性别在大学生共情能力与童年创伤经历间的调节作用不显著。

 

关键词:90后大学生 共情能力 童年创伤经历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3

1.1研究背景-3

1.2研究目的-3

1.3研究意义-3

第2章 文献综述-5

2.1关于共情的文献综述-5

2.2关于童年创伤的文献综述-7

2.3关于共情能力与童年创伤的相关研究-9

第3章 研究设计-10

3.1研究假设-10

3.2研究方法-10

3.3研究程序-12

第4章结果与分析-13

4.1大学生共情能力现状-13

4.2大学生共情能力与童年创伤的相关分析-16

4.3童年创伤经历对共情各维度的预测作用-18

4.4性别在共情能力与童年创伤间的调节作用分析-18

第5章结论与启示-20

第6章 不足及展望-21

参考文献-22

致谢-23

相关论文资料:
最新评论
上传会员 论文不求人 对本文的描述:本文研究了个体创伤经历与共情能力的相关关系,有助于明确家庭功能对共情能力培养的作用。这能够促使中国父母认识到童年创伤的伤害,从而改进教育方式,给予更多关心和爱护,......
发表评论 (我们特别支持正能量传递,您的参与就是我们最好的动力)
注册会员后发表精彩评论奖励积分,积分可以换金币,用于下载需要金币的原创资料。
您的昵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