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三亿论文网 > 免费资料 > 免费论文 > > | 实习报告 | 开题报告 | 写作技巧 | 任务书 | 谢词致谢 | 答辩资料 | 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免费论文

昌乐二中导学案

更新时间:2019-06-22来源:www.eeelw.com 责任编辑:佚名

 “导学案”:导学案是经教师集体研究、个人备课、再集体研讨制定的,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素质教育要求为目标编写的,用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优化发展的学习方案。它以学生为本,以“三维目标”的达成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配合教师科学的评价,是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学会合作,自主发展的路线图。“导学案”的核心是把学生所要掌握的知识和能力精心设计成问题的形式来进行导学、导练、导结。实质是用以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形成教学合一,培养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的能力。导学案包括: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自主预习、合作探究、教师精点、自主测评、学习反思、拓展延伸,存在的问题等环节。

二、课题研究的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在国外并没有“导学案”这一名词,我查阅文献发现在国外的教育教学中,“automaticity(自主性)”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国外的自主学习研究非常活跃 ,各自主学习理论学派都具有自己的特点 , 都对自主学习作了系统而深入的探究。他们一致认为,学习不是发生在学生身上的,而是由学生自己发现的。国外的学者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做了大量的实证研究。最近我国也翻译了一些有关自主学习的专著,如“自主课堂”“自我调节学习”等。这些自主学习理论和实践对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教育实践都有一定的启发和指导意义。

   (二)国内研究的现状

     在新课标改革正式施行之前,为了实现我国中小学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身体心理方面的素质,许多老师开始试图构建一种指导学生学习,提高教学质量的模式,这种模式就是导学模式。四川绵阳实验中学的罗明才、黄玉华在《导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中指出这种导学模式包含六大环节:制定目标——融洽关系——指导学法——测试评定——反馈强化——及时归因。形成了导学思路之后,广大学者进行了发散研究。湖南邵东县第三中学的廖郁山、李涓发表论文《情趣导学与素质教育》,提出了“情趣导学模式”,这是一种遵照美的规律培养学生生活、认知、审美、创造等方面广泛而健康的情趣,引导人的认识、情感、个性、行为习惯等因素相互协调和整体发展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学方式。周卫东提出“题组导学三法”,探新运用题组,引导学生经历“尝试练习、思路点拨、揭示规律”的教学过程,从而获得知识,培养智能。上海师大二附中的樊汉彬探索“问题导学模式”。王清在《情境导学模式初探》中提出:“创设问题情境——自学教材——讨论解疑——演练操作”为基本程序的情境教学模式。在1998年的时候,湖南教育的董国华提出:“导学:课堂落实素质教育的最佳模式。”

与此同时,关于语文导学的原则、步骤、模式的研究也取得了进展。李泽昀认为小学语文导学的基本原则如下:一、整体性原则语文学科具有综合性和训练目标多元化的特点,一篇课文的目标创设和导学,必须以"培养学生识字、看书、作文的能力"为总目标。根据总目标,确定课文的中心目标和为中心目标服务的子目标。要围绕总目标辐射所有子目标,而所有子目标又汇集于总目标。让总目标与各子目标以及各子目标之间一脉相通,紧紧相联,形成一个有机整体。重庆市丰都县实验小学的胡文东认为小学语文导学应采用“四段式”教学方法,分别是:“定向———自学———质疑———练习”。他主张这样的四段式教学方法可以正确处理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的关系,重视语言文字训练,强调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和学习习惯的培养,能较好地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由学答到学问、由苦学到乐学的转变。丁志平老师主张在阅读教学中构建导学线索,认为“导”学,应该是教师帮助学生把错综复杂的内容拎出纲,理出线,这个“纲”和“线”即导学线索。导学线索把学生的学习过程贯穿起来。使之有步骤地通过自身的学习领悟作品的思想情感。江苏省东台师范学校教科室的冯为民老师提出了“五步导学”的阅读模式。

此后,教育工作者们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学案导学”教学模式,该模式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其精髓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学习,主动探究,把被动接受学习的过程变成主动发现知识,掌握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过程。这是对传统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的革命性变革。2000年2月的时候,山东平邑县教委教研室开始研究“导学案”在课堂中的应用。他们首先是从政治课堂教学入手研究。鲍衍涛、司有雪、靳海玲三位老师联合发表了论文《政治课“学案教学”初探》。在这以后山东省的“导学案”研究和实验教育正式开始。平邑县第一中学的老师张曙光和陈启胜就发表了论文《构建学案导学模式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提出:利用导学案进行教学,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学生的自学行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有效地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紧接着,“导学案”开始进入其他领域,它被应用在单元复习模块中甚至用在了高三数学的第一轮复习中,均有很大成效。于是很快波及了地理、历史、生物等学科。

2001年3月,山东省平邑一中探索的“自主探究学案导学”教学模式通过省教育科学规划办专家组鉴定,在省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并在全市推广。许多学校开始应用“导学案”这种教学模式,学者、老师们纷纷投身于“导学案”具体模式的研究中。广西教育科学研究所的覃伟合发表《“学案导学式”课堂教学模式初探》,就课堂教学模式的含义、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结构、课堂教学模式的特点及运用、课堂教学模式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索 。河北文安县教育局的苏光洁发表论文《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中学课堂教学模式——运用学案导学初探》,指出:“在中学运用学案导学能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 ,让全体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提高课堂效率。运用好这种教学模式 ,关键有二 :一是教师在备课写好教案的同时 ,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 ,从学习目标、前提测评、学习指导、达标检测、推荐作业几方面编写好学案 ;二是围绕导与学、教与练 ,从依标自学、质疑释疑、网络要点、检测矫正几步运用好学案 。”这样的论文研究不胜枚举。导学案应用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展开。

2012年,杜郎口中学校长崔其什在《中国教师报》上发表文章《取消导学案》,一石激起千层浪,有拍手称快的,也钦佩的。有评论说:“导学案的出现,是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标志,它引导课堂教学从‘教中心’向‘学中心’过渡。随着课改的深入,导学案的‘副作用’也逐渐显现。导学案的取消,代表着彻底瓦解教师用‘导学案’对学生思维的穗性控制,真正实现‘学生主体化’学习课堂的愿景。”訾荣军发表文章《“杜郎口中学取消导学案”引发的讨论——教师应实现哪些转变》,认为:杜郎口中学取消导学案,不是课改的退化,而是高效课堂的进一步升华,真正实现了学生主体化,实现了由“教师在其后”,到“教师在其中”的转变。这些质疑,使得学者们开始进行反思。李福灼、李淑媛发表文章《近年来我国导学案研究的回顾与反思》,指出:导学案研究取得的成绩是初步构建起了导学案研究的体系,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但研究尚不够成熟,研究的人员多数是一线教师,研究的面较窄。导学案研究要想取得突破性进展,应该构筑导学案的理论体系,更加注重研究学生的"学",深入研究导学案的教学设计,开展导学案评价体系的研究,探讨导学案的"共性"与教师"个性"之间的关系,探讨导学案与网络课堂的有机融合。

目前导学案的研究集中于它的优化设计与应用的有效性,研究导学案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设计原则、操作程序,总结导学案教学的经验、分析存在的不足和问题等,

在语文教学中引入导学案模式是很早之前就有的。2000年蔡肇基就在《扬州教育学院学报》上刊登文章《高扬起导学的旗帜—中学语文教学的基本思路》,提出“应该变语言教学为语文导学。”近些年来,关于语文导学案的研究一般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设计与应用,湖南师范大学的谭亚香曾发表硕士论文,从预设与生成角度来分析目前中学语文导学案的现状,探讨从而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而促进语文导学案更好的应用于课堂。二是现状调查与分析,哈尔滨师范大学的孙冶迪在导学案教学实施的理论依据以及实施基本原则的基础上,立足于客观实践,对长春市第五十二中学的46名语文教师、302名学生以及相对应的302名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希望通过调查能够逐步完善导学案教学模式,为导学案教学的进一步实施和完善贡献力量,使之成为一种能够真正提高学生成绩与素养的新型教学模式。三是导学案教学模式的探索,河南省伊川县直中学的葛青林提出“初中语文七步导学模式”,这是一种照课堂导学过程的七个环节"精彩导入,自主预习,合作探究,展示释疑,链接中考(或拓展延伸),检测反馈,师生反思"开展课堂教学的教学模式。四是反思与建议,赣榆县城头初级中学的王济英曾发表论文《浅谈初中语文学案教学面临的问题以及应对策略》,分析了当前初中语文学案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太原大学教育学院的孙艳平的《对初中语文教学导学案的思考》,认为语文教师要明确学案与教案的区别,课堂教学仍要回归文本,体现语文教学的人文性。课堂上下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学"的参与性,这样才可以充分发挥导学案的优势,真正提高语文教学效率。五是导学策略的研究, 昭通市昭阳区教育局教研中心的马云焰发表论文《高年级语文导学案“问题设计”策略》,提出导学案的“问题设计”要紧扣文体特点,要遵循阅读规律,要体现语用思想。

不过,现在对于导学案教学的研究还停留在教学实践的经验总结层面,对文体意识下语文导学案设计的研究则显得十分匮乏。 如果脱离课文的文体而空谈语文导学案设计,语文课堂的质量势必受到影响,因为文体意识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语文导学案设计。在我所查阅的资料里,只发现云南师范大学的雷天云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他发表论文《文体意识下的语文导学案设计研究》,他认为摆在我们面前最严峻的问题是很多语文导学案设计缺乏文体意识,针对这一问题,他以文体意识为切入点探究语文导学案的设计,目的在于推进语文导学案科学合理地发展。闽南师范大学的林艺璇2013年发表文章《“学案导学”法在初中文言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以“学案导学”法作为文言文教学的切入点,探讨初中文言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江苏省棠张高级中学的闫文芬提出:运用导学案架设古诗词鉴赏的平台,让学生充分预习,通过了解诗词及其作者、时代背景,掌握鉴赏古诗词的方法。但是,在我所查阅的资料中,目前并没有发现与小说、散文导学案相关的研究。

三、本课题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现在的许多语文导学案设计缺乏文本意识,模式僵化。初中小说与散文导学案的设计与实施还存在很大问题。小说和散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两者之间又是有区别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散文和小说导学案的分析研究,从文本层面以及初中小说、散文的学习目标着手,探讨它们各自的导学的基本内容、导学模式和导学策略并加以比较,进而对散文和小说导学案的设计和实施进行反思,为一线语文老师科学合理地进行导学案的设计与实施提供一点建议。初中语文导学案的设计与应用,力求达成教与学的同步运作,协调匹配优化,这无疑会对构建高效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