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三亿论文网 > 免费资料 > 免费论文 > > | 实习报告 | 开题报告 | 写作技巧 | 任务书 | 谢词致谢 | 答辩资料 | 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免费论文

小学语文德育教学的内涵

更新时间:2018-03-25来源:www.eeelw.com 责任编辑:三亿论文网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注重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理念深入人心,而作为小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方面的教育对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价值观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涵盖了丰富而多样的关于德育的内容,认识并了解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教育就具有了现实意义。因此,本文将对小学语文教学中所展示的德育内容进行认识了解,并通过分析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实践,探索多种有效方法促进学生的德育方面的教育学习,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小学语文课堂,德育,渗透

 

    以语文教育为基础的教育有素质教育,语文这个学科的教育,还有就是大学专门开设的语文教育专业的学习,可以说语文是一切教育的基础,衡量一个学生素质水平的高低往往要参考他语文水平,从九年义务教育到十年寒窗苦读,到处都伴随着语文这门学科的身影,考试占的比分也是比较多的,相应的课时也比较多,作为两大主科之一的语文,位置也是比较突出的,近几年来,关于语文素质教育的讨论越来越多,如何教育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祖国的语言文字,是最经得住讨论的一个话题。

一、小学语文德育教学的内涵

教育的范畴很广泛,小学语文教育就属于其中之一。语文学科有其独特的特点,就说语文这两个字,语,是语言的语,文,可以说是言语,也可以说是文字,具体可在语言学概论中得到答案,简单的语文两个字,蕴含着很多的信息和意义,语文的意义还在于它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和高尚的情操,有利于学生建立正确的三观,最重要的一点是,它的表现形式是平时生活中必须用到的语言工具。

(一)小学语文德育教学中的内涵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合作的精神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这是语文这门学科内应该有的教学内容,而不是附件的课程,在语文的教材选文中,每一篇文章都经过精心的挑选,都是有利于学生德育教育的方面的教育,其内容涵盖了爱国主义,团结友爱,诚实守信等方面,对学生所产生的影响是十分大的,不仅在情感方面,更在态度、价值观方面产生深远影响,使学生受益终身。

 1.德育教育应做好每个阶段德育教学的方向

在学校教育学习工作中,德育教学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在新规定的五育过程中,德育位居榜首,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把德育教育融入到教授知识的过程中去,不同年龄段学习德育的方面也是不一样的,每个老师对于德育的理解也是不一样的,因而在教授过程中,也是不同的,老师会提出不同的要求,这样做的目的是体现出德育教育的顺序性和阶段性,还有一点要值得注意的是,每个学生,有着不同的心理差异和知识的差距,这个按要求分,可以分为低级、中级、和高级。 

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具体指小学1-2年级,德育教育的要求是让学生感知道德的存在,在一年级语文课文《升国旗》中,有所体现,学生在学完课文以后,知道了国旗象征着祖国,升国旗时行注目礼是对国家的尊重,从这一点来说加强了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爱国意识。

到了中年级阶段,就要侧重加强对学生教育理想的培养,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和爱国情操,例如通过三年级课文《美丽的南沙群岛》让学生感受到祖国岛屿的雄伟壮丽,在培养他们审美观的同时也增强了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

到了高年级阶段,正是德育理念的养成的一个重要的阶段,除了学习课本的必要知识以外,还要让学生多阅读一下教文组织规定的课外书。平时也可以多看一些新闻和古诗,拓宽知识面,增长见识,这些方法都有利于德育的教育,同时也要有心理准备,德育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长期积累的过程。

2.小学语文德育教学应注重情感的融入

    随着教学实践深入我们发现,小学语文的课文中,含有丰富的德育素材。但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必须融入情感,以传授语文知识为基础,在培养学生理解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情感的感受能力。利用多媒体教室的优势,可以将教材里的故事或者人物通过现代科学技术生动逼真的展现出来,让学生置身其中,融入学生现实的情感,做到文景合一,提升课堂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3.以美为主的德育教育才是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重点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一般来说,没有审美教育,就不会有任何教育。”通过美的教育,可以培养人高尚的道德情操,并陶冶人的心灵,从而树立正确的理想和信念,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更能增强记忆,开拓视野,训练思维,启迪智慧,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人的智力发展。因此,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时还应注重美的教育,美妙的想象融入了学生对美的理解和创造,使学生在美感愉悦中乐学,也更有利于教育教学的开展。

(二)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和特征

 1.德育的地位

    《中小学德育规程》中也说:“要把各学科蕴涵的德育资源充分地开发出来,把各学科已有的德育功能充分地发挥出来,使学生在学习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受到德育教育。”由此可见德育教育的地位。一位语文学者蒋认为,“品德的培养和塑造,语文这门学科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小初高的课时设定中,都有语文这门课程,其课时最长,也是学生与老师相处时间最长的一个学科。最重要的是语文肩负着品德的培养与塑造这个巨大的责任。

    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就是小学这几年,他们有着超强的记忆力和模仿力,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对于轻身经历或者道听途说的也都记在心上。就是因为这个阶段学生的特殊性,所以进行德育教育是十分必要的。语文课不是思想品德课,但是教师的教学宗旨是:教师既要教书,又要育人。

 2.小学语文德育教学的特点

(1)审美性

    小学语文特别是高年级的语文中,教师应注重文字中的美和情感上的美的感知和欣赏,培养学生审美方面的能力。使学生感知美的存在,认识美的事物,欣赏美和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2)共鸣性

    在小学整个教育教学的阶段中,包括课文等在内的所有的意象都用一个字来总结就是“情”,情代表代表的是情感的共鸣,包括读课文的时候与课文中的人物或者作者产生了共鸣,或者在老师授课的过程中,学生和老师产生的共鸣。这些共鸣在德育教育中非常重要。

(3)层次性

    小学在同一年级不同学生之间在语言表达和智力方面都有所差异,更何况在不同年级的学生在智力以及语言表达更是有明显的差距,小学具有非常强的层次性,因此,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的针对不同年级的教育,也要体现出层次性,哪怕同一篇文章,每个年级的学生,根据自己生活经验,理解文章的角度不同,都会得到不同的结论

(4)渗透性

    语文的知识都是相互渗透,相互联系在一起的统一的整体,就像一滴血滴在面巾纸纸巾上,来理解“渗透”这个词,一滴血慢慢由一个圆心渗透国面巾纸,有一部分向周围扩展开,另一部直接印过去了,这个例子生活非常常见,也十分符合这个词,就算是血干了,也会有痕迹的。因此德育在语文学科的渗透,应当非常自然,不留痕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