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题提出 近几年来高校学生社团的社团成员离团率越来越高,甚至导致部分社团出现解散的状况,社团出现解散无疑有很多方面的原因,比如社团成员的不积极,社团领导人的领导方式存在问题,以及社团面临的环境恶劣等等,那么如何防止这种状况的继续恶化成为我们现在的重要话题,如果从领导角度,那么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领导方式不当。因此,如何改进不当的领导方式显得尤为重要,所以本文将从利克特领导风格理论着手,针对高校社团的领导方式给出建议。 (二)研究目的 本课题希望通过对江苏师范大学学生社团的调查,运用利克特的领导风格理论来分析高校学生社团领导方式,从理论上为寻求更好更高效的高校学生社团领导方式提供借鉴,从而提高学生社团领导人的领导能力,有利于社团更好的发展。 (三)研究意义 自高校学生社团兴起以来,学生社团领导方式便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因此产生了较多的不同理论角度研究高校学生社团领导方式的文章,但从利克特领导风格理论角度研究的学者非常少,而了解高校学生社团领导方式现状以及分析寻求其建议,有以下意义: 从理论意义上,一方面在对高校学生社团领导方式的调查中,可以分析出高校学生社团领导方式的问题现状,进而针对高校学生社团领导方式出现的问题给出建议,进一步提高了高校学生社团领导能力,高校社团领导能力的提高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社团的存活率及效率,利于高校学生社团的长期发展。另一方面本研究在提高高校社团领导能力的情况下,也有利于社团成员以及社团的持续发展,对丰富高校学生的课外生活起了重要的作用。 从现实意义上,一是探讨高校学生社团领导方式越深,就越能够提高高校学生社团领导者对其自身领导方式的甄别及纠错能力,从而能够在实际中运用较好的领导方式,自然而然的提高了自己的领导能力,进而高校学生社团也得到了发展。二是本文通过对高校社团领导方式进行调查,从而使得大学生社团联合会能够根据调查的结果制定出对应的有关社团领导者领导方式的高效的管理学生社团的方法。三是能使高校社团领导者认识到自身领导方式的重要性,了解自己领导方式的特征以及存在的问题,进一步的改正有问题的领导方式。社团领导者的领导工作就是能够高效地将社团运转下去,至少不出现社团解散的情况。
文献综述 (一)领导概念 在汉语词典中,领导有这三种含义:带领并引导朝一定方向前进;担任领导的人;指领导机关。不少学者对领导含义也有不同的看法: 从国内学者观点看,刘建军认为领导有两面性: 一是封闭性地认为领导就是在社会共同活动中具有影响力的个人或集体,在特定的结构中通过有效的途径,动员下属实现群体目标的过程;二是开放性地认为领导是为别人创造理想和有能力把理想变成现实并使之持续下去的过程①;居继清、余维祥认为领导是领导者通过一定方式对被领导者施加影响并带领和引导被领导者共同作用于客观对象,以实现某一既定目标的行动过程②;刘银花,姜法奎将领导定义为是在社会的共同生活中具有影响力的个人或集体,在特定的组织结构中,通过建立和维持健全的关系,让组织成员理解和同意必须去做和如何有效地去做的过程,以及促进个人和集体努力去实现共同目标的过程③。 从国外学者观点看,理查德·L·达夫特仅从描述领导过程基本要素着手,认为领导是存在于领导者与其追随者之间的一种有影响力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双方都寻求真正的改变并期待改变的结果能够反映他们共同的目标④;加里·尤克尔认为领导是使他人理解和认同需达成的目标及达成方式的影响过程,以及促进个人和集体努力完成共享目标的过程⑤。 综上所述,国内外许多学者已经给了众多领导的定义,但本文还是要给出我们自己的定义:领导就是指领导者通过沟通以影响且形成员工行为的一种能力与过程,其目的就是通过这一过程使他人采取符合其思考的行为来实现组织的目标。 (二)学生社团的概念及分类 1.学生社团的概念 《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认为学生社团是中国高等学校自愿结成的群众性组织,社团可以突破年级、系科及学校的边界,将兴趣爱好相似的学生聚集起来,让他们施展某种特长,举行有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的社团活动①。而对学生社团的涵义界定,不同学者又有各自的观点。 沈晓华认为高校学生社团就是高校中具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志向的大学生自发形成的学生群众团体,是一种非正式组织,具有非营利性②;胡小兵认为学生社团是由部分具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在校学生,按照一定的组织程序自发组织起来,通过开展各项社团活动,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群众性学生团体③;胡元林、王涛认为高校学生社团是大学生在自愿基础上,以共同兴趣爱好和追求为纽带,是组织和引导大学生参与社会生活,培养实践能力的重要载体 ④;李春华,卫军帅认为学生团体是指在高等学校内部,学生为实现会员的共同 意愿和满足个人兴趣爱好的需求,自愿形成的,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群众性学生组织⑤。 综合以上学者对学生社团的认识,我们将学生社团定义为是拥有共同爱好的大学生按照群体规则开展活动的非正式组织,并为共同愿望及目标而努力。 2.学生社团的分类 随着学生社团的种类的增多,不同学者提出了不同的学生社团分类,以下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观点: 赵争,冉昆玉基于学生社团成立的宗旨和活动内容,将学生社团分为学术科技类、理论学习类、兴趣爱好类、社会公益类⑥;李雪梅根据学生社团的活动内容及性质,将学生社团分为四类:理论学习型、学术科技型、文艺体育型、公益服务型⑦;张丽霞、陈建华、胡正好依据社团自身特点,对社团进行分类,分为:学术科研型、政治思想型、文艺娱乐性、体育健身型、网络科技型,社会公益型、技能训练型⑧。 归纳上述学者的观念,文章中研究的社团包括四种:技能性、文化性、体育性、公益性。 (三)利克特的领导风格理论研究 利克特认为,在任何管理工作中,对人的领导是极其重要的,其他工作都由它来决定。因此提出了四种类型的领导方式:专权独裁式、温和独裁式、协商式和参与式。这四种领导方式的特征如下:专权独裁式,即专制集权式领导,权利高度汇合,部下没有话语权,上级只对部下发布命令,缺少沟通交流;温和独裁式,即温和集权式领导,权利依然聚集在领导层,但在一定的范国内,容许部下提供意见并作出决策,上下级间关系看似融洽,但上级实际上不信任下级,下级到处小心翼翼,缺乏主动性;协商式,即协商式民主领导,领导人决定重大问题,一般问题交给中下层人员全权处理,上下级之间沟通较多,彼此互相支撑;参与式,即参与式的民主领导。采纳分权式领导时,中下层人员能直接进行决策,上下级间全面沟通,并且互相信任。最后在他的长期研究下,发现并得出三条结论:生产效率要看领导者关心职工程度;生产效率与领导者与部下交流水平呈正相关;生产效率与授权有直接的相关关系。 结合上述观点,因为高校学生社团领导也属于管理工作的一种,所以高校学生社团领导方式现状也能分为专权独裁式、温和独裁式、协商式和参与式。所得的三条结论是针对四种领导方式的特征所得,而特征是从信任、交流、授权三方面区分而来,因此若想要得到关于高校学生社团领导方式的一些建议,可以从信任、交流以及授权三方面着手。
研究对象、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文研究对象是江苏师范大学的四种类型社团,即在技能类、文化类、体育类、公益类社团中各选出 2 个社团,总共 8 个社团。技能类社团包括“橙色梦”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服务社、天元棋社,文化类社团包括兰亭书社、ALL 创意文化工作室,体育类社团包括国威乒乓球社、运动之友俱乐部,公益类社团包括大学生修远协会、伯黎学社。伯黎学社以“求真务实、品学兼优、创新创业、服务社团”为社团宗旨,是由全体“伯黎助学金”获得者自发组建的非政治性、非宗教性的学生公益社团。大学生修远协会以“倾心公益、奉献爱心、服务社会、关爱师生、实践成长”为社团宗旨,是一个全校性公益社团。其他 6 个社团根据社团名称就可看出其社团类型。之所以选择在江苏师范大学的社团中研究,是因为本人加入过较多的社团,对该校社团比较了解与熟悉,也方便后期的活动参与和观察。 (二)研究方法 本人以社团成员的身份参与到江苏师范大学的学生社团活动中去进行调查,通过对四种不同领导方式视角下的社团领导者领导社团活动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观察,探讨出高校学生社团领导方式的现状,最终针对高校学生社团领导方式给出建议。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和参与式研究法。 1.文献研究法 既通过文献资料来证明和归纳出本文所需的理论,又对学生社团领导人进行观察,通过参与观察法研究出江苏师范大学学生社团领导方式现状。文献分析法上,通过图书馆以及网络来搜集有关利克特领导风格理论视角下的高校学生社团领导方式的资料,丰富本文资料,为深入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也为我们下一步参与了解高校学生社团领导方式提供了理论基础。 2.参与式观察法 本人以社团成员的身份参与到江苏师范大学不同类型社团的具体社团活动中去,从一个社团成员及活动参与者的角度去观察感受社团领导人的领导方式,最后分析出契合这四种领导方式特征的社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