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三亿论文网 > 免费资料 > 免费论文 > > | 实习报告 | 开题报告 | 写作技巧 | 任务书 | 谢词致谢 | 答辩资料 | 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免费论文

后进生转化记录(策略)

更新时间:2018-08-26来源:www.eeelw.com 责任编辑:三亿论文网

 (一)防患未然,加强学校卫生保健工作

由于个体体质、心理发育缓慢而导致后进生的存在原因,便要求学校做好卫生保健工作,定期检查儿童视力、体格,对不合相应标准的儿童,及时告知家长,及时矫治。学校可进行卫生保健的宣传教育,经常讲解生理和公共卫生的基本知识,提出预防疾病的要求和措施。不仅要指导学生掌握常见小病的医药知识与治疗方法,仍要对学生讲解病原。也可根据不同季节疾病流行的情况进行不同内容的宣传,如夏季进行饮食卫生宣传,冬季则为预防感冒宣传。宣传的方式应体现多样性,可利用广播、幻灯片、电影、图片、黑板报、手抄报等,也可举办卫生专栏或专题讲座方式。其次,要建立各种卫生保健制度。为学生建立健康卡片,对个人卫生宜天天检查,可开展评比、竞赛活动,颁发卫生流动红旗,以提高学生对卫生保健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再者,因后进生有“人生无一知己的孤独”特质,所以要加强体育活动的训练,不仅能增强体质、发展体能、锻炼体魄,又能通过运动中的艰难过程培养后进生团结互助的集体意识、受挫能力。使其在活动中参与集体、认可集体,形成班级凝聚力、归属感。

对于注意力水平低而产生的后进生,学校注意教师的培训,要加强教师运用注意规律的能力。提高后进生注意的稳定性、广度、分配和转移。如:教师可运用注意规律组织教学。根据后进生注意的外部表现了解其听课状态:课堂上若表现出积极的神情和适应性的动作说明他在全身心地关注教学,教师可以利用这种积极的学习状态启发后进生思考问题,培养其创造性。也可运用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首先,教师要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减少教室外环境对教室的干扰,也要注意教室内的环境,如教室内的室内布置不得过于华丽、繁杂,否则会成为课堂教学的“污染源”,更容易分散后进生的注意力。同时也要注意讲演、板书技巧和教具的使用:在讲课中,教师音量应适中,语速、语调做到抑扬顿挫更能吸引住后进生的注意力。板书应运用有度、重点突出、清晰醒目。再者,要使后进生明确学习的目的和任务让后进生明确本节课学习的要求是什么:后进生学习的目的越明确,注意力就越容易集中。最后,教师可运用多种教学手段:采用丰富多彩的形象、活动画面的刺激以及操作活动来降低和消除学生的疲劳感,维持较长时间的有意注意。不过,教师要注意将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转换使用,以防后进生注意的疲劳与分散。

(二)尊崇三毋,提升教师教育理念

作为社会下的个体,皆有向善性、同质性与趋上性,难免会出现有失公正现象,但作为一名教师,要求具有极高的师德修养,要一视同仁,有教无类,如子贡以孔子所例:“君子正身以俟,欲来着不拒,且夫良医之门多病人,隐栝之侧多枉木”。又如王阳明所说;“个个人心中有仲尼”、“人胸中各有个圣人”所以,人人都是可被教化的对象。人皆可以成为孔子、成为尧舜,不能因学习、品德偏差而将其座位永远固定在一定区域而不进行大规模调换。要像孔子一样,“吾未尝无悔焉”,即无论贫富贵贱天涯海北作为教育者都要一视同仁、有教无类,怀有一颗平等的心启发学生。

再者,育人有“亲其师,信其道”之理,所以要求教师要与后进生建立良好关系,需有后进生的信赖,再教之。而教师又在教育中起主导作用,所以,要建立良好关系,必须从教师处着手。如何建设,首先,教师可以利用新媒体,经常将后进生的良好表现发表至网络,让后进生感受到老师对其的关心、鼓励以及肯定,使后进生形成被老师与集体接纳的凝聚感。其次,先师孔子“毋意、毋必、毋我”可大为借鉴。

关于“毋意”,即不凭空揣测后进生,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小学阶段的后进生,天性为泯,思想认识与行为表现不能同步。所以教师在教育时,要简洁行事,拒绝定性将其归为后进生群体以另眼相待,以防使学生不愿亲近教师。第二,“毋必”,即不做绝对化判断,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尤其是怀有“虚无缥缈逆反”心理特质的后进生,思维更灵活多变,此时教育者以镇压措施“矫正”后进生不如以实际交谈了解后进生行为原因,而非一意武断,应以变应变,以防使后进生形成挫败心理,形成对教师的意义障碍。

最后,“毋我”。即要求教师克服自我主义倾向,以学生思维去思维。施剑儒撰文说:“人从儿童期开始就有一种顽固的自我中心倾向。教师身上的自我中心倾向限制了教师的眼界,使他们的胸怀变得狭窄。”[8]后进生犯错,教师苦口婆心说服,教师自认为学生可理解这微言小义,后进生却屡犯不改。其原因,是因为后进生的年龄特点、思维方式与他人、成人不同。所以,要求教师换位思考,感悟后进生的每一个思想、每一行动、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用心体会,真诚感悟,增进感情。

(三)教之有方,营造完善的亲子关系

“‘爱子,教之以义方’,‘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青少年是家庭的、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家长,特别是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很大,往往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作为父母和家长,应该把美好的道德观念从小传递给孩子,引导他们有做人的气节和骨气,帮助他们形成美好心灵。”此为习近平主席于2016年12月12日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讲话时的讲话。可见,家庭教育在子女的教育成长过程中担负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对后进生更是如此,尤其是家长的表率作用,对子女的影响极其深刻,因此教育者需对家长、学校、社会提出建议。

第一,后进生家长要用平常心态看待孩子,孩子若表现不佳,不能简单归咎为“坏孩子”、“不听话”等,且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孩子犯错应给予批评、指导,应给予孩子无限的在家庭、学校犯错的机会,而非到社会犯错。要帮助孩子分析错误产生原因而非袒护包庇或埋怨彼此,让孩子无形之中效仿父母对事件的错误认识。仍有些家长特别乐意与孩子沟通,喜欢倾听孩子的想法,于是问:“今天老师是否批评你了?有人欺负你吗?上课开小差吗?”当家长说出这些话时,传递出的就是对学习、生活的负能量,让孩子联想起上学、生活的委屈,对学校产生抵触情绪,形成学校恐怖症、社交恐怖症,并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日后看待问题的焦虑性、负面性。家长的这种问法,不如改成:“今天遇到了什么有趣的事?你今天开心吗?你的好朋友是谁,他有哪些优点?讲一个你今天觉得特别好玩的事!”家长若这样询问,可以让孩子轻松讲述一天中的所见所闻。即便是孩子遇到不开心的事,父母也可以稍加安慰。不愉快是生活的一部分,要接受生活的不完美。这样孩子总是带上上学的美好,便自然爱上上学了。

第二,因社会发展的不断加速,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但因物质有限,有些家长不能将子女随迁就读,其子女便隔代抚养,面对这一现象,作为学校,可实行寄宿制度,使因无人管教产生的后进生受到更多的监督、照顾与关爱;学校要充分利用节假日家长回家的契机,强制召开留守后进生家长会,与家长交流,物质非子女最需要的,家庭亲情的缺失则为根本所在;心理教师也要适时对此类后进生辅导;而从政府角度来说,应通过修改针对农民工子女制度的歧视性政策(户籍、借读),减免借读费,解决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使留守后进生能随迁入学,实现最优家庭教育模式。

(四)自然教育,构建多元的社会评判标准

现今的教育活动,多是在培养人们接受知识、掌握知识的能力,而忽视了受教育者的心灵的认知。对受教育者灌输的多是与自然万物相去甚远的教育。“后进生”的概念,是社会的评价标准评定的。当查阅各种文献后得出,每个人都是后进生,只不过其概念特征在个体的表现分量不同罢了。小学阶段皆以评价文化分为考核标准,形式单一,这使不适合文化考核的学生达到同一标准需要付出加倍的努力。卢梭于《爱弥儿》一书中提出自然教育观点,教育必须遵循自然,顺应人的自然本性。老子《五千言》也提出:“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志也,成功而弗居也。”[9]即要尊重学生的自然的本性,让学生自我修炼和完善。所以作为后进生,学习困难、行为偏差可能是他固有的本性、特定的天资。正因学习困难所以更加努力、勤勉;正因行为偏差所以奇思妙想。我们为何总去无端地、自信狂傲地矫正这种天资?世间万物自有存在道理,无在有中,有自生无,正反相成,不允许后进生后进,是否违背了自然的规律?警告后进生好好学习、不得犯错,而只言片语的表象远没自我体验来的深刻。

 

在科学教育实践的今天,WWw.eEelw.com作为社会,应当将德育与智育,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相结合,要遵循教育的整体性、自然性,允许、鼓励后进生多方发展、特殊发展。话说,教师是圣贤,是人类心灵的工程师,这不是口号,是一份强大的使命。教育,是唤醒每一儿童的内在智慧,而非用现代社会唯一标准扼杀智慧!当我们看到所有的学生都达到同一个标准时,社会是否便整齐划一毫无特色?曾听一箴言:“社会更适合外向的个体发展。”今日发现,这是因为制定社会规则的皆是外向特征的群体,所以要求内向性格的个体向外向发展需要额外的努力。而当其成功成为一外向者后,原本内向特质的良好特征是否会全然消失?以此,当我们恳求后进生的“孤独交友感、无助学习感、逆反生存感”能够变得“圆滑中庸”时,后进生固有的天资特色是否已被破坏?所以,社会的标准应多样化、特色化,它应向天地一般——“以万物为刍狗,以百姓为刍狗”。[10]顺应自然,必将不为而成。

五、结论

社会发展,教育进步。后进生的客观存在使得教育者开始审视自己、审视社会。故在本篇文章中,首先从研究小学后进生转化背景入手,概括研究意义,总结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对后进生的心理特质进行了“交友的孤独感、无助的学习感、逆反的生存感”的总结概述,分析得出影响后进生存在的个体、家庭、学校、等多种原因。基于这些研究基础,将小学后进生的转化策略概括为四个方面:

第一:从学校管理层次转化,要加强学校卫生保健工作的实施,保证学生的身心正常发育与矫正;第二,从教师层次分析,要尊崇三毋,更新教育理念,理解后进生;第三,从家庭矫正,要教之有方,关心留守,营造完美的亲子关系;最后,作为社会,要有自然教育思想,行不言之教,以多元评判标准来鼓励后进学生的多能发展。

反之,学有所浅,研究不深,教育的神圣使笔者无从触及。如何矫正一直存在的后进生是一个不断深思与探讨的专题,书写的仅是尚不成熟的看法,还期望更多能人志士进行指点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