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三亿论文网 > 免费资料 > 写作技巧 > > | 实习报告 | 开题报告 | 写作技巧 | 任务书 | 谢词致谢 | 答辩资料 | 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免费论文

初中生阅读与思想品德教学理念的适切

更新时间:2018-12-18来源:www.eeelw.com 责任编辑:三亿论文网

 初中生阅读与思想品德教学理念的适切

教学理念的改革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新课改的三大理念分别是:“关注学生成长”、“关注教师发展”、“关注以学定教”,探讨阅读与这三大理念的关系,并在它们之间构建相互沟通的桥梁,是新课改纵深发展的需要,也是思想品德课程教学发展的需要。

第一,初中生阅读与学生成长的适切

“关注学生成长”是新课改的核心理念。围绕着这一核心理念,新课改为中学教学设置了以下“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而在新课改理念下,中学教学中阅读与学生成长的关系就表现为:阅读对初中生知识的积累与技能的训练的适切性;阅读对初中生学习过程的突出和学习方法的挖掘的适切性;阅读对初中生正确情感的渗透,态度的培养和价值观的塑造的适切性。

 首先,阅读对初中生知识的积累与技能的训练的适切性。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与生存发展的技能是教育的基本目标,而阅读对这个教育目标的实现具有关键性的作用。一般认为,人类获取知识主要有两条途径,一种是通过亲身的实践活动而直接获得的直接经验,一种是通过文本而获得间接经验。据专家分析,一个人的知识建构,从直接经验中获得的不足20%,而通过阅读得到的间接经验却在80%以上,“阅读在获取和扩展人类知识的作用,是阅读价值的根本所在。[9]”由此可见,阅读对于一个人知识的积累和扩充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初中生来说,靠阅读来积累和拓展的知识是多方面的,他们不仅可以通过阅读教材及相关专业书籍巩固学科知识,也可以通过阅读其他课外书籍例如经典名著来掌握意会知识,还可以利用现代技术通过电子阅读全方位的拓展信息知识,从而在其体内构成一个庞大的知识系统,为其成长成才奠定基础。另外,初中生的阅读不仅仅在于知识的积累,还在于对其能力的塑造。阅读的第一步就是搜集、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或需要的文本信息,然后对这些信息加以思考和判断,并结合以往的知识经验将其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这在一定程度上就培养了初中生获取、收集、处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再次,阅读的最终目的不在于获取,而在于创造,阅读不仅是知识的来源,更是创造的源泉。在阅读过程中,初中生创造的灵感不断得到激发,将理论付诸实践的动力进一步增强,因而阅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最后良好的阅读习惯以及阅读方法使人终身受益,阅读给初中生带来的不仅是暂时的改变,更是对他们生活与生存的长远影响,这种影响有利于初中生的终身发展。所以,新课改理念下,阅读对初中生知识的积累与技能的训练具有良好的适切性。

 其次,阅读是对初中生学习过程的突出和学习方法的深化。“过程与方法”目标是新课改“三维目标”之中不可或缺的目标,以“过程与方法” 为目标,主要强调两点:一是让学生了解知识的来源、规律和特点,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认知状态、心理情绪等因素,二是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方式、手段、途径,让学生掌握相关的学习策略从而达到“ 会学” 的目的。初中生的阅读,使这两点要求得到了较好的实现。首先,阅读是对初中生学习过程的突出。与传统的接受性学习不同,阅读是一个过程,通常来讲,阅读过程主要包括五个环节:“认读---感知阶段、理解---联想阶段、评价---思维阶段、积累---记忆过程、运用---迁移阶段[10] ”。在这五个环节中,读者通过视觉向大脑传输所获得的书面信息符号,对于这些信息符号,其大脑进行初步推理判断与理解分析,然后通过对比和联系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把这些信息内化为自身的知识和信息并储存在大脑,然后根据实际需要运用到其他的情境之中。在这过程中,阅读主体不仅仅是对文本知识简单的接收,更是在对文本信息正确认知的基础上,产生自主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感悟,然后在文本内容强烈的情感烘托和精神能量的震撼下,形成自我的情绪体验和行为指向。与传统的接受性学习不同,这种阅读式的学习行为,不仅让学生在阅读体验中使其知、情、意、行得到了较好的培养,更使学生的兴趣、能力、气质等个性品质得到全面的发展。其次,阅读是对初中生学习方法的深化。《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认为“阅读是一种从书面语言中获得意义的心理过程”,它是人类获取信息的基本途径,因此,对于初中生来说,阅读在他们的学习过程中具有基础性作用:“能够阅读”是初中生正常进行学习的基本能力,也是他们在学习各科知识时所采用的基本学习方法。初中生的学习方法有很多,例如,点面学习法、目录学习法、推测学习法、创造学习法、归纳学习法等等,而这些方法都能在阅读法中进行呈现,并且能在阅读过程中得到进一步的深化。另外,就其阅读本身来说,进行高效阅读同样需要掌握一些方法,这些方法不仅对于阅读本身实用,而且对初中生其他的学习方法起到一个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的作用。因而,阅读切合于初中生学习过程的突出和学习方法的深化。所以,新课改理念下中学教学视域中的阅读与学生的成长具有较好的适切性。

最后,阅读对初中生情感的熏陶、态度的培养和价值观的塑造。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作为新课标的三维目标,是“对教育理想的诗意的回归,是对完整生命的真情关怀[11]”。它体现了新课改理念的核心价值追求。所谓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一般包括“对己、对人、对自然、对社会等的情感、态度、价值判断,以及做事应具有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12]”。初中生的阅读,与新课标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表现出明显的协调和统一。一本书,在一定意义上来说就是作者某种情感的体现,这种情感或是对生活的热爱,或是对生命的关怀,或是对历史的反思,或是对未来的期待。处于中学阶段的学生,情绪和情感丰富而热烈,情绪和情感容易起伏波动,心境转换明显,在总体上表现出不稳定、易被外界影响的特征。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如果能用脑去思考、用心去感悟,很难不被作者的某些情感所打动。而且在长期的阅读经历中,初中生的这种情感体验一旦被强化并稳定之后,就会形成某种特定的态度,它既可以是对自己的态度,也可以是对他人、对社会、对世界的态度,这些态度在阅读中不断地得到凝练和升华,最终就会成为初中生头脑中较为固定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从而影响其一生。因而,阅读有利于对初中生情感的熏陶、态度的培养和价值观的塑造。所以,新课改理念下,阅读与学生的成长具有良好的适切性。

    第二,初中生阅读与教师成长的适切性

在新课改背景下,不仅学生需要阅读,老师更需要阅读,不仅学生能在阅读中发展,教师也能在阅读中成长。一般来说,教师的成长分两个方面,一是个人成长,二是专业成长。作为自然人,阅读给老师带来的首先是个人成长上的进步。“书本,是百科知识的总汇,是社会信息的仓库,是历史经验的宝藏,是人类认识的结晶[13]”。教师通过对书本知识的阅读,不仅可以积累知识,提高思想道德修养,还可以培养其思维能力、改变和增强其看问题的角度与深度,从而促进教师的个人发展。另一方面,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不仅要在个人成长上做出努力,更要在专业成长上刻苦钻研。所谓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即是专业新手到专家型教师的过程。教师这个角色的变化过程可分为四个环节:教师角色的确立、教师角色的适应、教师角色的提升、教师角色的稳固。

首先,教师角色的确立需要阅读。新入职场的教师所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加强自己以及他人对自身教师身份的认同,这一阶段也就是教师角色的确立阶段。在这一阶段中,新教师在知识上虽有了一定的储备,但面对不断变化的学情和学生的个体差异,如何提取这些专业知识,并通过适当的途径将这些知识传授给学生,将是他们的一大苦恼之一,在技能上新教师虽进行过职前培训,但如何结合教学实际,将这些技能游刃有余的进行运用,也将是新教师面临的一大考验。这时,通过广泛而有针对性的阅读将是解决教师困境的途径之一。

其次,教师角色的适应需要阅读。在经历了一定的教学实践之后,教师虽已开始适应一般的教学生活。但这时,他们又不想安于现状,而是希望谋求更高的发展,期望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取得更加卓越的成绩。因而,处于这一阶段的教师就应该更加关注自身平时的阅读,例如,阅读教学理论来提升理论素养,使自己在学术上取得一定的成就;阅读相关学科知识,来增加本学科的教学深度;阅读其他课外知识,以增加自身的教学魅力,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

另外,教师角色的提升需要阅读。通过多年的教学生涯,Www.EeeLW.com教师已积累了相当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并形成了一套固定的教学模式,处在这一教学阶段中的教师,对教师行业的新鲜感和对教师工作的成就感明显下降,在学习生活中,易产生一种怠倦的心态和公式化的教学行为,致使他们在其自身成长方面受到阻碍。此时,如果教师能够通过积极的阅读,反思教学理念,更新教学行为,为自己的教学工作注入新鲜血液,为自身的专业发展找到新的突破口,就可能会使他们突破专业发展的瓶颈,实现其更大的发展。最后,教师角色的稳固需要阅读。教师角色的稳固阶段处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后期,在这一阶段中,教师已把自己深深的融入到教师这个大家庭中,已把教书育人看做是自己生活与生命的一部分。处于这一阶段的教师的阅读,能够促进其总结教学经验,形成教学智慧,建立起自己特有的教育理论体系和教育理念,从而实现其专业发展质的飞跃。因而,阅读不仅适合教师的个人成长,而且切合教师的专业成长。所以,新课改理念下中学教学视域中的阅读与教师成长具有良好的适切性。

     第三,初中生阅读与以学定教的适切性

“以学定教”是新课改理念的具体体现。所谓的“以学定教”,就是“根据学生的身心规律及其学习情况来确定教师的教育内容和方式。[14]”。“就其内涵而言,以学定教包括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基于学生的学习准备、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和促进学生的学业进步五个方面。[15]”。中学教学中的阅读与以学定教的这五个方面表现出明显的适切性。

首先,初中生的成长需要积累广博的知识,需要培养良好的情感,需要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等,而这一些需要的满足除了要求教师在实践中要切实关心学生成长,关注学生发展外,还必须进行广泛的阅读,通过阅读来了解前人在教学实践中,对这一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生活等基本情况的探索,以及由此得出的经验总结,从而通过自己与他人的比较,掌握初中生在这一阶段中,其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规律和发展特点,进而具有针对性和侧重点的开展教学工作;

其次,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学生是一个生活在一定社会条件下的人,是一个具有主动性生命形式的人,是一个具有‘未完成性’的人”,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因材施教,因学而导。一般情况下,学生的个体差异都会在其文字资料中得到体现,例如在作文、总结反思、课堂笔记中就能体现出不同学生对待生活的不同体悟和对学习不同的态度,此外,学生的本身的阅读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反映学生的兴趣和性格。

最后,每个都学生是一个未完成性的人,都是一个蕴含着巨大发展潜能的,这种潜能如何实现?除了在现实实践中发现,也可在阅读过程中挖掘。比如,阅读能够使学生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阅读能够教会学生专业知识,使学生把自身的兴趣变为一种能力;阅读能促进学生对自身能力的深度挖掘和高度的提升,让学生的某种能力变成其特长,从而促使学生的学业进步和整体发展。所以,新课改理念下,在中学教学过程中,阅读与以学定教具有良好的适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