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金币:![]() ![]() |
资料包括:完整论文 | ![]() |
![]() |
转换比率:金额 X 10=金币数量, 例100元=1000金币 | 论文字数:9793 | ![]() | |
折扣与优惠:团购最低可5折优惠 - 了解详情 | 论文格式:Word格式(*.doc) | ![]() |
摘 要:春秋决狱也称《春秋》决狱、经义决狱,是指司法官吏在裁判案件时要兼顾儒家典籍(主要是以《春秋公羊传》)的精神和要义,将犯罪主体的主观动机当作司法裁决的量刑因素。儒家思想的盛行催生了“春秋决狱”的出现,“春秋决狱”在礼法结合的过程中应运而生。其原则,按照董仲舒的论述应该是“本事原志”,即应兼顾事实和动机。本文重点围绕“春秋决狱”产生的影响进行论述,即“春秋决狱”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礼与法的融合,开启中华法律儒家化之路,但由于法吏不谙儒术,审判时往往会造成司法专断局面,破坏法律的威严性。
关键词:儒家经典;精神;汉代;春秋决狱
目 录 摘 要 Abstract 1 春秋决狱的提出背景-5 1.1 《春秋》在汉代的地位-5 1.2 汉代经文家对《春秋》的看法-5 1.3 董仲舒提出春秋决狱的背景-5 2春秋决狱的简单介绍-7 2.1 春秋决狱的含义-7 2.2 春秋决狱的原则——原心定罪思想-7 3春秋决狱的历史影响与意义-8 3.1 春秋决狱在司法实践中的运用及其影响-8 3.2 春秋决狱怎样引礼入法促进法律儒家化进程-10 4结论-13 参考文献-14 致谢-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