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学习汉语介词“给”的偏误分析.doc

资料分类:文史类论文 上传会员:小兔乖乖 更新时间:2023-01-22
需要金币500 个金币 资料包括:完整论文 下载论文
转换比率:金额 X 10=金币数量, 例100元=1000金币 论文字数:8085
折扣与优惠:团购最低可5折优惠 - 了解详情 论文格式:Word格式(*.doc)

摘  要:随着越来越多的留学生和母语非汉语的学习者学习汉语,又由于学习者的母语体系各不相同甚至差异很大,加之学习环境等其他因素影响,使得汉语学习中产生了一系列的偏误问题,为了中国文化更好地传播,汉语学习者更正确地接触中国文化,学习偏误问题更亟待解决。所以我们收集留学生偏误语料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介词学习是汉语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此中,“给”是现代汉语介词中的一个重要的学习点,是留学生较早接触并在学习中存在较多问题的学习点,因此,更值得我们研究分析。

关键词:介词,给,偏误分析,母语非汉语学生,对外汉语教学,教学策略

 

一 介词“给”的研究现状简述

介词“给”是留学生学习汉语时较早接触并且产生偏误较多的介词之一,本文主要以介词“给”为研究对象,以HSK动态语料库为素材,在Selinker提出的中介语理论以及对外汉语教学中常用的偏误分析理论为理论背景,进行研究分析。

(一)“给”的语法化

“给”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典型介词,但它并非是作为一个介词诞生的,从刚开始纯粹的动词到现在,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语法化过程。

在古代汉语中,“给”多为有实际意义的动词,给予的也是实际的物品,例如:①《三国志》中的“听鸯虎收敛钦丧,给其牛车,致葬旧墓。”(给予牛车)②《吕氏春秋·权勋》中“若残竖子之类,恶能给若金。”(给予钱财)。而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除了“给”的基本义项:使事物位移之外,逐渐以“介词”词性为主,这期间实则经历了一个语法化的过程。

汉语中的“给”词性较为复杂,具有动词、介词、助词三种词类,就其发展来看,“给”的语法化过程分为词类语法化(实词虚化)和句法结构语法化(“给”在句法结构中的位置越来越非中心化)。本段主要讨论“给”的词类语法化。

相关论文资料:
最新评论
上传会员 小兔乖乖 对本文的描述:汉语属于孤立语,而在汉语中,表达句子意义时,虚词有着很大的作用。但是,作为一类虚词,介词本身很难描述,而且介词在使用搭配和顺序上都有着严格的要求,也成为了汉语教学......
发表评论 (我们特别支持正能量传递,您的参与就是我们最好的动力)
注册会员后发表精彩评论奖励积分,积分可以换金币,用于下载需要金币的原创资料。
您的昵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