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金币:1000 个金币 | 资料包括:完整论文 | ||
转换比率:金额 X 10=金币数量, 例100元=1000金币 | 论文字数:9714 | ||
折扣与优惠:团购最低可5折优惠 - 了解详情 | 论文格式:Word格式(*.doc) |
上一篇:儒林外史才女形象研究.doc
下一篇:西王母与赫拉异同论.doc
摘要:自隐逸文化诞生之日起,“仕”与“隐”的矛盾便始终难以调和。而至宋朝,隐逸文化空前繁盛,在朝廷政策、学者叠涌、前代隐逸思想与当代三教融合思想的层层作用之下,新的隐逸方式横空出世,隐逸文化被赋予新的精神内涵,使得前代始终难以调和的“仕”与“隐”有了共生的理由,此隐逸方式即为“心隐”。宋朝典型的心隐代表即为苏东坡,持“君子不必仕,不必不仕”的仕隐观游历人间,这种隐逸观使得苏轼无论处于人生何种状态下皆可恬然自适。苏轼之所以能够成为心隐思想的代表人物,除了时代因素,其个人的主体思考也极为重要,在时代与个人的双重作用下,苏轼终形成自身独特的人生哲学,以超然于世的姿态存然于世,以平淡、安适、自由的心态面对人生中的种种变化。这种内圣心隐的思想不仅仅局限于仕隐之间,更对当代社会中人们的生存心理有着极大的启示作用。本文根据当时社会背景影响、苏轼个人经历、时代与个人的思想融合等方面探索苏轼内圣心隐隐逸方式的形成、人生意义、以及当代意义。
关键词:苏轼;仕隐;心隐
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 言1 一、时代背景及苏轼生平2 (一)时代背景2 (二)苏轼生平3 二、陶潜影响6 三、三教合一思想8 四、苏轼内圣心隐思想的当代意义10 结 语11 参 考 文 献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