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金币:![]() ![]() |
资料包括:完整论文 | ![]() |
![]() |
转换比率:金额 X 10=金币数量, 例100元=1000金币 | 论文字数:16413 | ![]() | |
折扣与优惠:团购最低可5折优惠 - 了解详情 | 论文格式:Word格式(*.doc) | ![]() |
摘 要:在纸张发明以后,抄本一直是中国古代社会书籍流传的主要形式,对文化传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隋唐时期雕版印刷术的成熟,刻本逐渐取代了抄本的地位,此后世人关注焦点便集中在刻本上,对抄本的研究日趋减少。本文通过分析《第三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图录》梳理和研究各馆藏的珍贵抄本,从抄本产生原因、抄本透露的信息等方面入手,以期寻绎出其中共性的规律,进而对其学术价值和艺术价值予以浅表性的挖掘,以期重新引起世人对抄本的重视。
关键词:抄本;文化传播;产生原因;学术价值;艺术价值
目 录 摘 要 Abstract 1 绪 论-1 1.1 抄本研究的背景-1 1.2抄本研究的意义-1 1.3 抄本研究的思路和方法-2 2 抄本产生的原因-4 2.1 私人抄本-4 2.2 官府抄本-5 3 抄本包含的信息-7 3.1 抄本的类型-7 3.1.1 传抄本-7 3.1.2 影抄本-8 3.2 抄本的形式-9 3.3 抄本的卷首卷尾-10 4 抄本研究的价值-12 4.1 文献学价值-12 4.2 历史学价值-13 4.3 收藏学价值-14 4.4 艺术学价值-14 5 抄本存在的缺陷-16 5.1 抄书耗费大量资源-16 5.2 受抄者影响易产生佚文-16 5.3 保存不当易造成文字的缺失-17 6 结 论-18 参考文献-19 附 录(图)-20 致 谢-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