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施叔青小说中的文化杂糅现象.doc

资料分类:文学论文 上传会员:重庆小伙 更新时间:2014-09-11
需要金币500 个金币 资料包括:完整论文 下载论文
转换比率:金额 X 10=金币数量, 例100元=1000金币 论文字数:5276
折扣与优惠:团购最低可5折优惠 - 了解详情 论文格式:Word格式(*.doc)

摘要:施叔青的创作深受后殖民主义的影响,其代表作《香港三部曲》即呈现了鲜明的文化杂糅现象。本文从作者身份、作品中人物身份、语言等方面探讨《香港三部曲》中的文化杂糅现象,发掘文化杂糅的意义。

关键词  《香港三部曲》,文化身份,混杂性

 

ABSTRACT: ShiShuQing creation under the influence of post-colonial, including the Hong Kong trilogy shows distinctive cultural mix phenomenon. This article from the author's identity, works of characters, language, etc, this paper examines into the phenomenon of cultural mix of the Hong Kong trilogy, explore the significance of cultural mix.

Key words:The Hong Kong trilogy,Cultural identity,Mixed sex

 

绪  论

    “混杂性也称为杂合性、杂交性或混杂性,杂合一词来源于生物学,后来被引用到其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它是指具有了发生交流的双方的特点,但又不同于双方的混合体,而且具有了双方不可比拟的优点。”[1] 混杂是殖民的结果,是宗主国对殖民地实行的殖民政策的产物,是殖民者的文化与被殖民者的文化的相互融合的过程,是殖民地的文化在宗主国的文化霸权和文化高压政策下的命运的塑造的过程,霍米·巴巴认为,处于劣势地位的被殖民文化在面对殖民文化的时候所采取的措施像变色龙一样潜藏在殖民者的文化中,把自己武装成宗主国文化的样子,吸取养料,不断壮大自己的力量,使两种文化在斗争中不断融合,达到平等的地位。从而瓦解殖民者的权威,为自身的文化寻求立足之地。文化融合以后,就会产生两种文化的混合体,这个混合体既不属于宗主国,也不属于被殖民者,而是两者的斗争的产物,它代表了文化融合后的一个全新的发展方向,这就是霍米·巴巴所说的“第三空间”。后殖民理论中还涉及一个“他者”,萨义德在《东方主义》一书中说,所谓的“他者”就是出于世界文化格局的边缘地位的东方。霍米·巴巴的“他者”,除了这个意义之外,还有一个意义就是那个宗主国文化与殖民地文化相结合的产物。霍米·巴巴的混杂性理论为被殖民国家的文化以及落后地区的文化的发展指明了一条道路,长此以往,将有可能改变世界文化格局,使相对落后的东方文化跻身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

相关论文资料:
最新评论
上传会员 重庆小伙 对本文的描述:《香港三部曲》讲述的是十九世纪末一个从东莞乡下被绑卖到香港并沦为妓女的不幸女人,由于种种原因,在香港近百年的历史夹缝中跌宕发迹的家族传奇。这不仅仅是一个家族的故事......
发表评论 (我们特别支持正能量传递,您的参与就是我们最好的动力)
注册会员后发表精彩评论奖励积分,积分可以换金币,用于下载需要金币的原创资料。
您的昵称: 验证码: